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台风与预警 没有终点的PK

发布时间:2019-12-26 14:57来源: 未知
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是预防台风灾害的重要环节,也是为政府和公众提供可靠的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台风预警的业务包括台风路径预报、强度预报、台风风雨预报等方面,目前我国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从太空往下看,台风就像是一个正在旋转的陀螺,这个虚拟陀螺的尖顶在移动过程中的轨迹,就可以说是台风路径。台风在大气中的运动,受到很多复杂条件的影响。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由于海洋的范围大,无法监测到台风的生成及移动,往往要等到台风靠近船舶和陆地后,才发觉它的存在。
 
  20世纪60年代,从气象卫星投入业务使用之后,每一个台风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它的移动路径就完全逃不过卫星的“眼睛”,从那时起,气象部门没有漏测、漏报过一次台风的消息。气象卫星可以得到有关台风的比较完整的云图资料,并适时监测台风的强度变化和路径移动;当台风靠近沿岸以后,沿岸的雷达也可以观测到具体的风、云的对流强度等。
 
  每年国家气象部门都会对当年的台风路径预报进行评估。近年来,由于观测手段的改进和数值预报技术的提高,我国在台风预报准确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台风路径预报方面,预报误差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在台风强度及降雨量的预报方面,目前国内外的预报水平都还很低。目前各国对台风强度的预报主要是依靠预报员的综合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还要依赖经验,我国也不例外。台风风雨预报可能更困难一些,地形因素、海陆差异、潮水、西风带,包括台风自身结构的变化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风雨的强弱变化产生影响,因此,在这方面,当地预报员根据经验判断的成分更多一些,比如说综合历年台风登陆的情况、台风影响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做出判断。
 
  2008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生成22个编号热带气旋,其中有10个台风登陆我国,较历史同期的登陆台风个数明显偏多,但从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数量来看,在过去五年中算较轻的,这说明由于预报准确率的不断提高及各级政府对台风防御工作的不断完善,我国的防台减灾工作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与往年相比,2008年台风给我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较2000年以来同期偏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08年我国台风路径预报准确。去年,中央气象台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分别为 112公里、194公里和318公里,与日本和美国综合预报水平大体相当;原因之二是近年来中国气象局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动,共同防御气象灾害;原因之三是各地政府和公众积极采取防台减灾措施,共紧急转移960万人。全社会的统一行动有效减少了台风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台风防灾减灾效益的提高需要准确的预报做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台风预报取得了较大进步,为国家防灾减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科学认知水平的局限性,目前台风预报尚存有太多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气科学中用于描述大气运动的数学物理方程很多都是近似方程,还不能完全解释各种大气运动过程;二是现有的探测手段还不足以了解台风的内部细致结构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台风是发生在海上的天气系统,除有限的船舶、浮标、海岛观测资料及卫星观测等资料外,基本处于观测的盲区。观测资料的缺乏导致我们对台风当前结构及变化机理尚未认识清楚,预报起来就更难了;三是台风的下垫面状况对台风路径和强度变化有较大影响,涉及到非常复杂的海陆气相互作用,而在这方面我们的认识还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