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气候变化超过临界点:“灾害”而非“福音”

发布时间:2019-12-26 14:54来源: 未知
通过气候模式,专家预测出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增暖结果——地球将进入一个更温暖的时期。在多个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本世纪末全球平均升温幅度大致为1.1℃至6.4℃。在低排放情景下,升温1.1℃至2.9℃;在高排放情景下,升温2.4℃至6.4℃。陆地上和大多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增暖最为显著,而南大洋和北大西洋的增暖最弱。高纬度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增多,而多数副热带大陆地区的降水量可能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对未来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将产生长期、显著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的,但其负面影响更值得关注。研究指出,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以负面为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称其为温度阈值,相当于气候变化的“警戒线”。一旦超过这个“警戒线”,生态系统的平衡将受到威胁,粮食安全不能保障,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如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它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失衡的矛盾更加突出,部分地区旱者愈旱、涝者愈涝。它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对全球生态系统将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若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至2.5℃,约20%至30%的物种有可能会灭绝。
 
  它将导致农业和林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大范围严重饥荒出现概率增大。若全球地表气温增加1℃至3℃,将造成全球降水分布失衡,极端气候灾害增多、影响加重,导致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加大,多数地区农作物产量下降。
 
  它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遭受洪涝、风暴、咸潮以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频率加大,严重影响沿海及低洼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
 
  它将导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增多、增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全球地表气温升高导致热带常见流行病发生范围向高纬度地区扩展,鸟类迁徙路径和动物生活习性的变化导致应对人禽、人畜共患疾病的难度加大,高温热浪、雾、霾等极端气候事件以及大气臭氧浓度降低、光化学烟雾等极端环境事件增多、增强,威胁老人、儿童、病患等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
 
  气候变暖对中国来说主要不是“福音”,而是“灾害”或“灾难”:从1986年冬季开始,中国已连续经历了21个“暖冬”;强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阴霾天气发生的总频次呈明显增加趋势;1955年至2005年黄河源和黄河上游年平均流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大部分冰川融化退缩;草原面积不断减少……如不采取适应措施,到2030年中国种植业产量可能会减少5%至10%,未来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可能会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