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喝水后频繁小便的人,与极少上厕所的人,谁更

发布时间:2021-12-26 21:29来源: 未知

  饮食拉撒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就像人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人有三急,喝完水后,水分不能全部被身体吸收,而且还会带垃圾毒素,这样身体就会更健康。

  不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许多人在喝了水后经常上厕所,有的人喝了半小时后才去厕所,这种情况说明了什么原因?哪个身体感觉更健康?

  01饮水后经常小便的人,和半天不上厕所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

  饮用进水,多长时间就会变成尿?

  成人一天的尿液大约需要2——3瓶矿泉水,每天排尿4——6次,一杯水可入肠,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浆。

  经过一段很长的旅程,血浆中的水和所有晶体都被过滤到肾小管中,这就是尿。尿液的养份,大部分是水份和无机盐,在肾小管里,都会被血液再次吸收,将代谢物中含有少量氨基及盐的水溶液排为终尿,最后经膀胱、输尿管、尿液排出体内。

  人在空腹时,喝进水8分钟左右就能进入血液,如果此时身体不缺水,两小时之内,有部分水分会排入膀胱。

  02患者排尿间隔的时间并不固定,主要是由多种因素所致。

  1.括约肌的功能

  据资料显示,人体每天约有8次排尿,若饮水量未超过,小便次数逐渐增多,超过8次,膀胱括约肌的收缩可以增加肠胃排水量,膀胱括约肌的力量减弱,可能与括约肌功能有关,排尿次数也会逐渐减少,所以尿频的情况就会出现。

  2.饮水量

  热量持续增加,排尿量也会随之增加,排尿次数和时间也会有一定的联系,人体缺水时,人体各器官的需求又不能满足,无法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人体长期喝水不足,将引起高温环境中的高温,导致人体水分过度流失,减少尿量的产生。

  3.膀胱括约肌过于松

  每个人的尿道系统功能各不相同,摄取身体的水份通过身体吸收而产生尿液,膀胱可以储存,能达到一定量后,大脑就会对尿液做出反应,膀胱就像气球一样,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储藏更多水分,因此喝水后不会立刻排尿,假如膀胱的括约肌出现松弛,那么一点点尿液就会让膀胱的肌肉放松,不停地发送神经指令,传到大脑想要排尿。

  如果女性年纪大了,肌肉就不能年轻而有弹力,就会发生膀胱括约肌出现松弛,或是产后妇女生孩子,使盆腔底的肌肉受压,甚至撕裂,而女性怀孕后就容易出现膀胱肌肉松弛的问题。

  4.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会影响排尿次数,过度紧张还会产生想上厕所的冲动,这是由于中枢神经与泌尿系统有关,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等都会导致排尿不正常,肠胃道神经系统会经常排尿。

  结论结论无论排尿次数多还是排尿次数少,只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就是健康的,作为判断身体健康与否的主要标准,可以通过尿液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体素质,考虑到排尿的好处和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