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调养秘笈快收好
发布时间:2023-11-02 00:22来源: 未知人的体质分9种,岭南地区人群体质呈现出“三多一少”的特点,体质可调、可养,不同体质的人调养原则不同,辨体调养,有助趋利避病、安度秋冬。
本次活动同时通过广州日报app、新花城app、广州日报健康有约视频号、市八医院视频号、网易app等平台进行了直播,没有到现场的粉丝朋友们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观看“名医大讲堂”直播回顾。
林路平:
岭南人体质“三多一少”,辨体调养有助趋利避病
体质是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林路平介绍,根据《中国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人的体质可分为九种,包括:阴虚质、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平和质,根据体质进行调养则事半功倍。
“由于气候、水土和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影响,岭南地区人群体质呈现出‘三多一少’的特点:多气虚、阳虚、阴虚;多痰湿、湿热、瘀血;平和质少。具体哪种体质需要找医生来辨别,对症调养。”林路平表示,体质是可调、可养的,不同体质的人调养原则不同,辨体调养,有助趋利避病、安度秋冬,总的来说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对于气虚、阴虚、阳虚的人要侧重扶正,而对于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的人,则要祛邪。另外还要注意调养好情志,保持内心恬静、开朗乐观,《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起居作息也要顺应四时阴阳,居室注意定时通风。
具体如何调养,林路平支招如下:
1. 虚性体质,用好“艾”这个“保健神器”
秋冬推荐艾灸百会、足三里、大椎等,艾厢灸神阙、关元、天枢、气海等,艾叶水熏洗双足,温通涌泉穴。比如市八医院中医科开展的中医特色治疗火龙灸、固元灸、雷火灸等就特别有益。火龙灸具有温、通、调、补四大功效,可祛风寒、化瘀滞、调阴和阳、通经活络、固肾壮阳、健脾和胃。
2.阴虚体质,要养阴清热
秋冬能不能清热?
“很多人认为秋冬就该进补,怎么能清热呢?其实不然,由于秋冬季节是紧跟着湿热并重的夏天而来的季节,此时,夏天对人体的影响还会存留一段时间。这表现为: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出现一些‘热’未除的症状,如口苦口干、心烦、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等。除此之外,还有‘湿’的症状,如脘腹满闷、食欲不佳、口黏、舌苔厚腻等表现。湿、热不除,人体的脾胃就无法很好地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此时即使进食人参、燕窝等,被吸收进体内的有效成分并不多,反而会补出病来,所以要先清热。”林路平介绍,常用的养阴清热药材包括沙参、西洋参、天冬、麦冬、石斛、玉竹、百合、杞子等,以下食疗方不妨一试:
百合银耳莲子粥
材料:莲子10克、百合10克、银耳20克、枸杞5克、糯米50克、红枣10克。
做法:将莲子去心、百合、银耳、枸杞和红枣分别用温水浸泡30分钟左右;锅中水煮开,放入食材,大火煮沸,继续小火慢煮15分钟左右;出锅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糖即可。
功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是夏末秋初润肺养肺的佳品。
适合人群:老少皆宜。
3.湿热体质,要注重体育锻炼
湿热体质的人要注重体育锻炼,合适的项目包括慢跑、游泳、爬山、球类等。饮食调养方面可喝双花茶(桂花、菊花),可常炒薏米,另外酌情选择或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将山药、土茯苓、茯苓、陈皮、布渣叶、木棉花、鸡蛋花等药食同源的药材加入汤水膳食中。
4.痰湿体质,饮食避免肥甘厚味
痰湿体质的人群饮食调养方面少食肥甘厚味之品,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清淡食物,如陈皮、白萝卜、葱、姜、白果、红小豆等;推荐陈皮炒米茶,茯苓砂仁猪肚汤;避免烟酒过度。起居调摄方面,避免阴冷潮湿环境;推荐散步、慢跑、球类、游泳、八段锦、五禽戏,以及各种舞蹈,遵循适度原则。另外也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经络养生,如刮痧、穴位按摩阳陵泉、丰隆、足三里等。
5.血瘀体质,宜进食丝瓜山楂粥等
血瘀体质的人群居住环境宜温不宜凉,作息要规律,睡眠要充足,精神要愉悦。多做疏通脏血脉的活动,如舞蹈、太极拳、八段锦等。饮食上宜进食丝瓜、醋、山楂粥、玫瑰花、茉莉花等,推荐三七黑木耳瘦肉汤、玫瑰三花饮、益母草鸡蛋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