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的馒头不能吃
发布时间:2023-10-16 00:32来源: 未知
馒头是中国传统的发酵类主食。大家买多了或者蒸多了,吃不完放进冰箱里保存是常有的事。但是,最近网络上一直流传着馒头放冰箱里冷冻时间超过3天就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说法,这是真的吗?黄曲霉毒素是什么?如果去掉冷冻馒头发霉的地方,还能继续吃吗?冰箱储存食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属于一类致癌物,毒性相当于等量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对肝脏组织的破坏性极强,1毫克的黄曲霉毒素就可以导致癌症发生,一次性摄入20毫克的黄曲霉毒素就可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
黄曲霉毒素并非什么稀罕之物,它冷不丁就会“探出头来”。比如变苦的瓜子、花生等坚果,那股子苦味儿正是来自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黄曲霉毒素。还有久泡的木耳,木耳本身没有毒素,久泡后可能会变质产生类似的生物毒素,或者滋生细菌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奶制品和土榨食用油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甚至是没洗干净的筷子、砧板中也会发现黄曲霉毒素,这是因为我们平时夹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时,筷子缝里最容易藏淀粉,一来二去霉变了,黄曲霉菌就藏在了里面;同理,如果砧板没有及时清洗干净,上面残留的食物残渣和水分就会成为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尤其是很多家庭都用的木质砧板,上面的裂痕更是微生物的庇护所。
冷冻馒头上会不会有黄曲霉毒素?
那么,网传馒头放冰箱里冷冻时间超过3天就会滋生黄曲霉毒素的说法靠谱吗?
首先,这黄曲霉毒素的产生是要有条件的,既需要霉菌的产毒能力,又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举个例子,假设在相对湿度80%到90%的状况下,黄曲霉毒素产生的最适宜温度是25°C到30°C。而冰箱的温度是在0°C以下甚至到零下18°C,馒头是冻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几率是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