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吃货福音——菌子季

发布时间:2023-10-13 16:54来源: 未知

捉小精灵、捋“蚕丝”、滑滑梯、做迪迦奥特曼……这并非是游戏里的场景,而是发生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近期,这类像裸眼VR、又像梦核般的怪诞场景在云南时有发生。

又到了一年一度野生菌大量采摘上市的季节,医院急诊医生、民警就得跟着加班了,但遇到上述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情景,他们通常会比较淡定。

 

吃货福音——菌子季

野生菌又称蘑菇、蕈,是一类大型真菌,生长在树丛或草丛中。云南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成为了野生菌的家园。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1000种,云南有近900种,约占世界食用菌物种的36%,占全国的90%。近日,南昆明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还发现两种新品野生菌,分别是橙黄疣柄牛肝菌和紫褐牛肝菌。经专家鉴定,这两种野生菌都可食用。

每年大约6-9月,尤其是雨后,野生菌就开始冒头了,这种带来独特味觉享受的山珍也受到人们的欢迎。云南省市场上常见的有牛肝菌、青头菌、鸡枞、奶浆菌、干巴菌、松茸等。野生菌火锅、干辣椒爆炒、焖饭、刺身、油炸……不同的做法俘获了不少吃货。

野生菌有多值得吃,冒着中毒的风险也非得吃?

这一口鲜香不仅迷住了云南人,很多其他省市的居民、国外友人也纷纷慕名品尝,还有部分野生菌远销海外。

除了味道鲜,野生菌也富含营养,包括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钙、磷等。有的野生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各种野生菌富含的菌菇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不同种类野生菌的口感各不相同,所含的营养成分略有不同,价格也各不相同。并不是价格高的野生菌营养价值就高,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购和食用野生菌。

为有效减少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云南疾控还发布了有毒野生菌中毒风险分级地图。即便如此,每年还是有许多人因为食用野生菌而进到医院,严重者会导致器官衰竭,甚至失去生命。

经验再丰富,稍有不慎也容易野生菌中毒

即使是食用野生菌的老手们,稍不注意也可能会中毒,有的是因为漏网之鱼毒蘑菇混入,有的是因为烹调不当,所以在选购、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食用野生菌后,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就可能是野生菌中毒,不同毒菌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有所差别。

在吃过菌子10分钟后至72小时内,有上述症状或其他不适者,在神智清楚的情况可尽快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随即建议前往医院就诊。共同进餐者也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到医院时最好携带剩余菌子样品,这样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