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类风关,规范治疗防致残
发布时间:2023-10-13 16:42来源: 未知
每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RA)是关节炎的主要类型之一,会导致多个关节毁损,如不及早诊治,致残率很高。据统计,我国RA的发病率为0.34%-0.45%,保守估计,我国的RA患者超过500万例。向广大民众普及RA知识,早期识别RA,并规范治疗,减少关节畸形及致残,迫在眉睫!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早期有关节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晨僵和不同程度的畸形,并伴有肌肉萎缩和肌腱挛缩,导致患者残疾、丧失劳动力,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据统计,中国RA残疾率高达50.3%。
RA的全身性表现除关节病变外,还有发热、疲乏无力、心包炎、皮下结节、胸膜炎、动脉炎、周围神经病变等。
RA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并非老年人专属,但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女性较男性多见,男女患病比例为1:3。
RA受累关节以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肘和足趾关节最为多见。同时,颈椎、颞颌关节、胸锁和肩锁关节也可受累。
中、晚期的患者可出现手指的“天鹅颈”及“钮扣花”样畸形,关节强直和掌指关节半脱位,表现掌指关节向尺侧偏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