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在地上,5秒内捡起来还能吃
发布时间:2023-09-28 00:24来源: 未知
你是不是也曾经将掉落的食物迅速捡起,吹一吹就吃下去了呢?掉落的时间不长,看上去也不脏,所以继续吃也应该没关系……吧?甚至,有人对“迅速”做出精确的量化,得到所谓的“5秒规则”——食物掉在地上后,如果5秒内被捡起来就还可以食用。
图 | pixabay
芝加哥有个高中女生吉莲•克拉克,对此进行统计整理的调查,发现“5秒规则”深入人心:有70%的女性和56%的男性都很熟悉“5秒规则”,并在食物掉到地上时用这一规则判断食物是否还可以食用;女性比男性更倾向于把掉在地上的食物捡起来吃掉;相比椰菜花,小熊软糖和饼干从地上被捡起来吃掉的几率更高……她还因为这个研究而获得了2004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迄今为止,这个5秒规则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在美剧《老爸老妈浪漫史》,巴尼和罗宾就都对莉莉提到过它的变种之一“10秒规则”。
有谱没谱啊到底几秒?| pixabay
甚至连《每日邮报》也对这个规则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一篇报道指出,研究人员使用了5种食物,分别与地面接触3秒、5秒和10秒,并分别检测食物捡起后是否有细菌在上面繁殖。实验结果显示,抹果酱的面包和火腿“表现良好”,相同接触时间下繁殖的细菌较其他食物更少,实验人员认为这是因为高糖分和高盐的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文章认为“3秒规则”或者“5秒规则”对高糖高盐的食物似乎是适用的。
……真的吗?
高糖高盐低风险?
先说《每日邮报》的这篇报道吧:它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报道中的研究并没有发表论文。仅仅通过报道,我们很可能对研究产生误读(这种事屡见不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界同仁的审核,结论的准确性也很难得到保证,因此有理由对实验的严谨性和可信性保持怀疑。
图 | pixabay
其次,根据现有的信息,这项研究可能存在偏差。高糖分或高盐分的环境确实不适合微生物生长,但人们捡起掉落的食物之后都会立刻吃掉——因此是否适宜细菌“繁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掉落的那一刻食物会“沾上”并紧接着被人吃下去多少细菌。而这一点和掉落地点的清洁程度有很大的关系。《每日邮报》的文章中也提及“3秒规则”只在家中适用,并不建议在公共场所也同等对待。这其实是在强调掉落地点清洁程度的重要性。
但是病菌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办法用肉眼判断的,即便是在比较干净的家里也可能存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