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糖饮料张贴三色标识 探索健康生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3-09-05 23:29来源: 未知“我喝的饮料含有多少糖,会对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回应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日益升高的需求,近日,上海多家超市开始在含糖饮料区悬挂“红橙绿”含糖饮料警示标识。
近年来,“轻饮食”“低糖”“无添加”等新观念正推动着休闲食品行业风向的健康化发展。2022年底,新加坡全面实施含糖饮料分级制,通过A、B、C、D四个等级告诉消费者对应饮品的含糖情况,并取得一定效果,具有借鉴意义。
在国内,多级多地主管部门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上海市疾控中心日前制定的《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方案》指引,上海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了含糖饮料调查项目,“红橙绿”三色标识就是此次试点工作的内容之一。标识通过简单、清晰的提示提醒消费者适当购买含糖饮料,帮助消费者规避高糖风险。
可以看出,《方案》的落地不仅将进一步引导当地消费者提高健康意识,倡导人们控糖饮食,也将促进国产饮品品牌在健康饮料赛道上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研发出更多符合健康理念的产品。
低糖选择成为消费新潮流
“加糖吗?您的饮品要几分甜?”如今的饮品店里,对糖分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对话之一。“三分甜、不另外加糖、零卡代糖”则成为了不少顾客的选择。这一现象背后,体现的是零卡、低糖、无糖在消费领域的逐渐风靡。
记者了解到,低糖、低脂之所以成为消费新风尚,与我国糖尿病发病群体年轻化趋势有一定关系。《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11.9%,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其中2型糖尿病是主要类型,50岁以上成年人患病率更高。
有关部门、机构制定了一系列行动、方案,意在引导消费者健康饮食。《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控制到5%以下或不超过25g。《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也提出开展“减糖”专项行动,向居民传授健康食品选择和健康烹饪技巧,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声称,提高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营养标签添加糖的能力。
在所有含糖食品中,饮料作为消费者最常见的消费品类,“减糖”“代糖”理念在该行业中发展颇为迅速。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5至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3-2027年将持续放量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748.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