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粉、霉菌双层夹击!
发布时间:2023-08-12 15:26来源: 未知自每年“立秋”之日起,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的“夏秋季花粉症”开始爆发,此后的2-3个月内,上千万的过敏患者会被发作性眼睛痒、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喘息等问题困扰,部分患者会因哮喘发作严重需要急诊治疗,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质量,因而每年8月的第二周被设立为“中国过敏防治周”。
今年的8月13—17日是中国过敏防治周,宣传主题是“关注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预防过敏”。
霉菌和花粉类逐渐取代尘螨成为最主要的吸入变应原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于2010—2020年对儿童主要变应原致敏模式特征及变化进行了一项分析,以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怀疑过敏性疾病就诊并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45746例居住在北京地区的儿童,结果显示,单价食物变应原sIgE阳性检出率前3位依次为鸡蛋白、牛奶和小麦;单价吸入变应原依次为豚草、艾蒿、链格孢。鸡蛋白、牛奶、小麦在婴幼儿组阳性检出率最高,坚果混合、花生、大豆和虾在学龄组阳性率最高。婴幼儿组最常见的吸入变应原为链格孢霉,学龄前期以豚草和链格孢霉为主,学龄期豚草和艾蒿检出率最高。最后的结论是:2010—2020年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主要食物变应原仍以鸡蛋白、牛奶、小麦为主,但霉菌和花粉类逐渐取代尘螨成为最主要的吸入变应原。
无论是从儿研所的10年研究来看,还是中国过敏防治周的制定来看,夏秋季杂草花粉都是一项引起过敏性疾病的非常重要的过敏原。再加上近期台风杜苏芮的造访,使得空气湿度大,为霉菌的滋生也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过敏性疾病不仅影响你的皮肤和呼吸道
过敏性疾病系一组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对环境中典型无害物质产生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过敏性哮喘、食物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
特应性皮炎:可出现皮肤瘙痒、一茬又一茬的皮疹,甚至颜面红肿,影响社交。
过敏性胃肠病:反复出现或持续存在痉挛性腹痛、腹泻、便血、呕吐、反流、肛周发红、便秘、拒食等,伴或不伴生长发育障碍。
过敏性鼻炎:出现打不完的喷嚏、流不尽的鼻涕、鼻塞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出现呼吸暂停,长期缺氧对孩子的学习、成人的工作会产生影响。对于正处于生长期的儿童来说,睡眠不好还会影响其生长激素的分泌,对儿童的身高也会有所影响。
支气管哮喘:可能会出现长期的咳嗽,突然的喘息,影响基本生活,严重的可能出现哮喘的急性发作,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