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高烧”为信号 暑期“小病号”扎堆

发布时间:2023-08-05 23:45来源: 未知

 炎炎夏日进入“炙烤”模式,与天气同样火爆的还有暑期的儿科。“小病号”扎堆就诊都看些什么病?记者走访发现,感染科、呼吸科患儿和往年相比明显增多。而为了让就医“提速”,医院也在优化流程上“下功夫”。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许倩倩

  手足口病今夏高发 大部分患儿可自行恢复

  3岁的诺诺就诊时已经高烧三天,因为在嘴巴里看见有一些疱疹样红点点,在其他医院就诊后被认为是疱疹性咽峡炎。然而高烧几天不退把爸爸妈妈急坏了,再次来到儿童医院就诊时,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田野发现诺诺的全身,特别是四肢、屁股、膝盖等地方都有一些新的红疹发出来,确诊为手足口病。

  田野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光手足口病专病门诊日均接诊量就在120-150人,如果算上夜间门诊来就诊的患儿,总数更多。

  大部分患儿都属于普通型手足口病,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和皮疹。田野表示,一般经历3-5天的病程后,大部分患儿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孩子连续2-3天高烧不退,建议及时就医。

  “床位紧张!” 呼吸道疾病患儿持续高位

  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增加不仅在感染科受到关注,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刘峰看来,今年暑期支原体肺炎患儿也迎来一波高峰。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病房,呼吸科病房支原体肺炎患儿占到了一大半。

  支原体肺炎与手足口病一样,高烧为主要“信号”,但其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一开始是干咳,慢慢可能发展为频繁的阵发性咳嗽,并且夜间比较明显,多见于学龄期和学龄前期的孩子。

  同样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的儿科病房,几乎每天都要收入十几位支原体肺炎患儿。“现在支原体肺炎很多,重症肺炎也相应增多,儿科床位很紧张。”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朱亮华告诉记者,这种情况从暑假开始前就已经有所显现,首先可能支原体感染小流行,另一个因素是疫情三年,大家出门戴口罩成为一种习惯,这样确实避免了大量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病原体对小孩呼吸道的刺激,免疫功能得不到足够的“锤炼”,容易“中招”。

  刘峰也提醒,作为一种呼吸道疾病,避免中招支原体肺炎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避免和生病的孩子密切接触,有时候慢性咳嗽的孩子就可能是传染源。

  热性惊厥患儿增多 急诊儿科弹性排班

  发热、咳嗽、呕吐、腹泻、惊厥……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夜间急诊的“小病号”数量也是居高不下。为了让更多的患儿得到及时的救治,急诊儿科采取了弹性排班的制度,最多时有四名医生同时在班,而朱亮华也经常被抽调去帮忙。

  孩子生病,在家长心中都是大事,晚上家长下班到家,所以一般一个孩子来就诊,都会有2到4个家长陪着。“孩子不会表达,家长因为焦虑又会‘你一句他一句’地着急表达,在那些‘只言片语’中找出问题的关键,是所有儿科医生需要掌握的‘绝活’。”朱亮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