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变“毒酒”,一杯药酒把3人送进ICU
发布时间:2023-07-21 16:29来源: 未知王先生平常有自泡药酒的习惯,前段时间又捣鼓了新的偏方,弄好之后就叫了3个朋友来家里品尝。可没想到,几杯酒下肚后几人都出现了恶心、呕吐、四肢发麻的症状。当时意识还清醒的几个人立马叫了救护车。
在急救车上4人的症状开始加重,经过抢救后有3人被送进ICU接受治疗,另外1人因为饮酒量少,被转到急诊室观察。目前4人都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经检测,引起这出惨剧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喝的药酒,药酒里含有乌头碱成分。
乌头碱中毒事件其实并不少见。来自珠海的王先生因为自己有痛风,所以就自己上网买中药材煎服。服用前两天没什么问题,可没想到到第三天,他却出现了舌头发麻、全身无力和呕吐等症状,还晕倒在地。把家人吓坏了,赶紧把他送去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王先生喝的中药里含有生附子,而生附子里含有乌头碱成分,过量服用容易中毒。好在家人送医及时,王先生才保住了性命。
这些案例无不在警醒人们,别乱碰乌头碱,关键时刻可能会要了你的命!
一、乌头碱到底是什么东西?
乌头碱是毛莨科乌头属中药内的主要成分之一,常见的川乌、草乌、附子内均有该成分。临床上主要将乌头碱类的药物用于镇痛、消炎、麻醉以及降血压等用途,民间使用的乌头碱类药材偏方多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但乌头碱是个毒性很大的成分,纯乌头碱仅需要0.2mg即可导致身体中毒,2-4mg即可导致死亡。我国《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内将含有乌头碱成分的中药材列入严格管理,它是毒性中药材,不能作为普通药膳、食品食用。
乌头碱中毒后主要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以及腹泻腹痛等,一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心律失常、呼吸衰竭,乃至死亡。如不慎食用了含乌头碱的食物,在发现身体出现不适后,要及时就医治疗。如若患者神志清醒的话,则要让他大量饮水,并用手指按压舌根、喉部进行催吐。
二、中药安全无副作用?错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中药纯天然无污染,日常会将中药作为保健品食用,有些人甚至自行网购一些中药材,自行服用。其实这个做法十分不可取,不仅不能养生治病,还可能伤肾损肝。
《胃肠病学》上发表了一项由我国交通大学、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研究人员进行的研究,研究指出诱发我国肝损伤的主要药物为各类保健品和传统中药,其中中药占比达到了26.81%。
比如何首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早在2014年,就发布不良反应通报,提示何首乌有引起肝损伤风险。还有艾叶,有研究发现,艾叶中含有的挥发油或水溶性物质,长期服用会损伤肝脏,严重可能会导致肝硬化。
2020年版《中国药典》也将83种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其中不乏非常常见的中药材:
- 低毒31类:地龙、草乌叶、两面针、皂角、丁公藤、苦木根、苦杏仁等;
- 中毒42类:罂粟壳、银莲花、千金子、商路、雄黄、白花蛇、白果、土荆芥等;
- 剧毒10类:川乌、草乌、马钱子、天仙子、巴豆、黄杜鹃、斑鳌等。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中药西药都一样,都有副作用的。没有副作用的这个错误观念一定要改,使用任何的药物都需要咨询专业医生,中药也是如此,盲目用药可能不是“治病”而是“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