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趁“热”查收,老年人防暑“凉”策

发布时间:2023-07-18 14:40来源: 未知
最近,伴随着持续的酷暑天气,今年的炎炎夏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热搜”。气温居高不下,各种疾病也不请自来。由于机体功能、基础疾病以及药物应用等影响,老年人对高温的耐受能力更弱。在高温环境下,一方面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心率增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另一方面,为了散热,体表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导致水分丢失。高温环境下的这些身体变化会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减少,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栓更易形成。此外,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躁,情绪波动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群,要注意以下几点:

01

生活习惯建议

1、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当气温超过33℃时,尽量不要置身于烈日之下。中午12时至下午2时最好不要外出,尤其注意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确有外出需求的,应穿着浅色、透气和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在室内,应调节居室内温度在26℃左右,但当刚从室外环境进如到入内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应控制在6 ℃-8℃。 在厨房内尽量减少炉灶、烤箱等产生高温热源器具的使用。必须使用时,应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尽量缩短在高温厨房中的时间。

2、清淡饮食

高温天气可能抑制食欲,但我们仍要保证足量热量、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的摄入。可少食多餐,清淡饮食,多吃些营养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同时,也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以免造成腹泻、肚痛导致的体液大量丢失,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充足补水

夏天体液流失增加,日常饮水量可适当增加,也可在大量出汗后补充一些淡盐水。 可以喝些绿豆汤,也可用莲子、薄荷、荷叶与粳米煮粥,都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要少喝甜味饮料,因为其含有大量的糖和电解质,影响血糖的同时,过多饮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也不宜过度饮水,尤其是存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4、切勿贪凉

老年人在炎热的夏季不能用冷水洗澡。人体经过冷水的刺激,会产生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等一系列反应,有可能导致急性心梗、心脏骤停、血压过高等不良后果。此外,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因为人体本身具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如果长期待在空调下,而室内外的温差过大,会使人体调节功能紊乱。

5、适度运动

夏季炎热,日照时间长,老年人锻炼最好选择在清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要避免户外活动。锻炼方式可以选择打太极拳、散步、慢跑、钓鱼,但切记不可过度疲劳。 当最高气温在30℃以上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时间以30分钟以内为宜,忌剧烈活动。要保持充足饮水,身边最好存放一些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运动后也要注重舒缓放松,使呼吸和心跳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才可停下来休息。

6、保证睡眠充足

 

炎热天气可能导致心情烦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的下降则会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导致高血压、急性心梗、心绞痛、心衰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更应当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午间小睡可缓解白天乏力,午睡时间建议在一小时内,过长可能导致醒来后更加疲倦,并且影响晚间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