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是时候重视这种时代病了

发布时间:2023-07-08 16:23来源: 未知

平均每 4 个人中,就有一人患病

根据《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0 年)》(以下简称为《共识》),中国的干眼症患者已经超过 3.6 亿。[1]

用国家统计局显示的 2022 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平均 4 个人中,就有一个干眼症患者。

但干眼症是绝症吗?回答这个问题前,需要先被了解的是干眼症的定义。

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正在经历「干眼」。眼痛、眼红、眼痒、干涩、灼烧感、疲劳、畏光、异物感、沉重感、一过性视力模糊眨眼后好转......如果每周出现 1 次或持续存在以上一个或多个症状,则提示可能存在干眼相关的阳性症状。[1]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泪膜的完整性可以维持 10 秒以上。当经常熬夜、吸烟、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以及经常佩戴隐形眼镜、美瞳时,泪膜的稳定性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导致破裂时间缩短、频繁眨眼。

干眼症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常小于 10s,并且会随着干眼的严重程度不断缩短,眨眼更加频繁,眼表因此处于干燥的状态时,泪液会进一步浓缩为高渗泪液,进一步引起角膜上皮功能障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通俗点来说,干眼就是我们的眼表失去了泪膜的保护,外界的一些刺激都会让眼睛受到伤害。」眼科医生黎明(化名)给出了更口语化的定义。

2022 年发表在 《中国实验眼科杂志》 的一篇文献显示,蒸发过强型干眼(脂质异常型)是目前干眼症最主要的类型,常发展为睑缘炎相关性结膜病变。

对于干眼症如果未加干预,进一步可能引起角膜浑浊、新生血管扩张甚至角膜穿孔而失明。[2]

在今年举行的 2023「两会健康策」系列直播访谈节目中,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陶勇表示:「干眼就诊率仅有 5.38%。」

就诊率 5%,多数患者选择「自医」

洪教授回忆起他遇到过的另一位年轻患者:「是一个 20 来岁的大学生,主诉是眼睛干涩刺痛。但患者自己本人没当回事,自己去买眼药水滴,当下症状虽然有缓解,可实际上眼表功能正在逐渐变差。」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逐渐出现了阅读困难,「到后来这个学生一看手机眼睛就刺痛,完全无法正常上课,只好休学在家近半年」,而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当疾病被拖到「忍不下去」之前,患者往往并不会意识到「干眼」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