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螺母、回形针、小木棍!孩子你还有啥不敢吞?

发布时间:2023-07-07 11:29来源: 未知

一年一度的暑假来了,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带着超强的探索欲,正式开启了一段有可能发生意外的“旅程”。由于孩子们往往都是行动派,很容易在还没搞清楚某个东西是什么、是否有危险的情况下,优先用嘴来感受它的存在。因此,暑假期间误吞异物前去就医的孩子不在少数。

而且,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孩子们做不到的。大到一块洗碗的海绵,小到一颗磁力珠,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吞下肚的。如果幸运,异物可能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一切就当没发生过。但如果异物划伤食道、腐蚀胃肠道或者引起穿孔,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孩子们误吞异物后应该怎样处理?家长怎样降低误吞异物的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

盘点!孩子们都吞过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们到底能吞下哪些异物。

先来说一个北京儿童医院最近接诊的案例。今年6岁的小花(化名)是一个先天性小肠闭锁的患儿,生后即做过外科手术治疗。三个月前的一天,小花误吞了一颗直径14毫米的金属螺母,在经过多纤维饮食、乳果糖等保守治疗后,异物一直未排出,最近还频繁呕吐。不得已,他们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在消化科内镜中心于飞鸿主任医师帮助下,利用胃镜将嵌顿于手术吻合口处的金属螺母取了出来。

类似螺母、硬币、磁力珠、游戏币、弹珠、棋子、纽扣等不太锋利的“小东西”,在临床中是比较常见的误吞异物。这类异物相对来讲,对孩子损伤较小,大部分能够自行排出,但也可能会滞留胃内。

要特别注意的是近些年火爆的磁力珠玩具。如果只吞了一颗下去,还有可能排出来,如果吞了好几颗,进入到胃肠道的磁力珠就会相互“吸引”挤压伤害消化道,导致肠道穿孔、腹膜炎等急症,甚至危及生命。

如果这些还算是相对“温和”的异物,那么钉子、牙签、枣核、鱼刺等尖锐状异物,吞下去后风险就大了许多。它们容易划伤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动脉弓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