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殖终进医保,但救不回生育率
发布时间:2023-06-22 01:13来源: 未知7月1日起,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北京妇产医院是文件中指定的16家医院之一。相比2022年2月,北京医保局仓促发文,此后落地暂停,搁置了一年。“这一年捋顺了部分项目价格和政策执行程序问题。”资深医疗投资人林掌柜透露。
政策利好,快速传导至二级市场,辅助生殖板块股市看涨。但利好十分短暂,在低生育率的现实里,与辅助生殖相关的机构、医院、公司几乎心照不宣:北京落地的16项辅助生殖进医保,拉不回生育率,也拉不高业务量。
一位专业人士表示,在不孕不育的人群里,大概只有20%的人群选择辅助生殖。国内每年做辅助生殖的大约仅有100万例,成功率也仅有30%~35%;也有人直言,没有生育意愿的女性,恰恰是不需要辅助生殖服务的女性,“这两拨人群刚好岔开了”。
不仅如此,“医保紧张的地方,生育意愿高,但辅助生殖没进医保;医保比较宽裕的地方,生育意愿反而低,辅助生殖却进了医保。”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这个矛盾难以调和。
为提升生育率,2016年放开二胎,托育、生育津贴、生育假期等政策出台。在低生育率时代背景下,辅助生殖进医保也被业内解读为提升生育率举措之一。
但产科寒冬的阴霾一年胜过一年。曾经“分娩大户”的区县妇幼保健院,降薪、内部调岗,下发通知几年不再招聘产科医生,甚至整体被当地的县人民医院兼并为一个科室;北京一家民营妇产医院,开业时门前喷泉、灯饰,如今为了省电,一层一片漆黑.....
回归现实,我们仍没有挣扎出低生育率的漩涡。
辅助生殖,跌跌撞撞进医保
业内纷纷表示,6月15日当天才得知辅助生殖进北京医保的消息。从宣布到落地,新政留给北京16家医院的准备时间只有半个月。医院为了等待已久的新政,正热火朝天。
谢丹很兴奋,替那些经常在医院里遇到的女性高兴。这次北京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实际上待遇很好了。”
“大概能报销1万多块钱。”美中宜和生殖健康部负责人李洋告诉八点健闻,女性辅助生殖里,药是花费的大头,纳入医保的项目偏向于操作项目,占整体费用的三分之一。
这不是北京第一次传出要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早在2022年2月,北京就曾宣布,将16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并于当年3月26日正式落地。按原计划,北京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的省级地区,但进展并不顺利。
到了2022年3月26日,期待政策落地的患者去定点医院咨询,只得到了暂停执行的结果。
从新疆医保局答人大代表的回复中,似乎可以窥见暂停的原因:北京市于2022年3月26日将宫腔内人工受精、胚胎移植等16项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但国家尚未制定出台相关新政策,因此,国家医保局要求北京暂停执行该政策。
这其中,也有国家医保局此前发文要求,逐步清理、规范各地“医保待遇小清单”的原因。
“一年前过于仓促,暂停是因为当时价格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考虑到医保基金的承压问题,国家医保局肯定要压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