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和孕妇,应少喝或不喝奶茶
发布时间:2023-06-22 00:41来源: 未知入秋以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忽然一夜间爆红,不仅上了热搜,几乎所有年轻人的朋友圈也都在一夜间被刷屏。记者注意到,身边的奶茶店今年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冒出来,在记者所居住社区周边一公里范围内,竟有十来个奶茶店,且个个生意都不错,不仅窗口前总是站着等待取奶茶的年轻人,还有不少路过的中小学生也吵着要家长买一杯。
记者上网查询发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个“梗”是当下年轻人表达关心的一种特殊方式:在这个冷冷的秋天,有一杯热乎乎的奶茶捧在手上,心里会特别温暖,而在意你的人,看到你发的消息会主动发给你奶茶钱,让你能喝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奶茶,有奶又有茶,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健康饮品。然而,答案并非如此。
奶茶多为勾兑饮品,不建议经常或大量饮用
不久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医师金伟研究团队采集了市面上常见的3种品牌共11个品种奶茶,对其中成分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一杯奶茶的能量、脂肪、添加糖、咖啡因等含量真是不低。
研究结果显示:在添加正常糖量的情况下,每杯500ml的奶茶能量相当于6两米饭;脂肪含量超过1小包30g的薯片;一杯奶茶最高含有10小块方糖;咖啡因含量虽比咖啡少,但一次大量饮用同样也是问题。
研究人员提醒,奶是奶,茶是茶,奶茶是奶茶。如果只是茶和奶,糖加得不多,在用料安全和制作环境达标情况下,奶茶不会有特别大的健康危害。然而当前市售奶茶多是勾兑的奶茶饮料,口感虽好,但大量饮用可能导致添加糖、脂肪、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物质摄入过量。建议将奶茶饮料当作生活的调剂,饮用要有节制,偶尔品尝即可,不要经常甚至大量饮用。
甜蜜素、咖啡因、反式脂肪酸……奶茶可能含这些有害成分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马冠生教授团队日前也发出提示:你喝的奶茶是饮料,可能不含奶!
该团队在近期发布的文章中指出,在茶饮料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中,奶茶饮料与奶茶味饮料的定义为: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奶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虽然标准中要求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0.5%,但乳或乳制品并不是奶茶饮料的必需原料,也就是说你喝的“奶茶”可能不含奶。
一般真奶茶就是用牛奶+红茶做的奶茶,相对安全;而许多市售奶茶,用的主要是奶精(植脂末),其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还有很多奶茶靠的是加入色素、香精等来增色调味。市售奶茶饮料中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添加糖。含糖饮料是指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品,奶茶属于含糖饮料范畴。市售奶茶含糖量都不少,如果是全糖,含糖量约在9克/每100克左右,在你喝下一大杯(600ml)时,就喝下了超过50克的糖,已透支了一天的添加糖摄入限额。
现在很多奶茶店纷纷推出“无糖奶茶”,这些“无糖奶茶”只是在制作过程中不额外加糖,但牛奶中就含有天然乳糖,含量大约在4.5%~5%之间;而奶茶中其他配料往往是泡在糖水中的,所以绝大部分“无糖奶茶”实际上均含有糖分,在检测的奶茶样品中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议。而国家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规定,只有每100克含糖量小于等于0.5克的食品才可以标注“无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