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散步到底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3-06-19 17:23来源: 未知人们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有效运动不仅能够增强身体抵抗力,降低疾病风险,还有缓解焦虑抑郁,改善认知以及促进睡眠等多方面的好处。
而所有运动里,最为简单且老少皆宜的便是走路散步,它没有专业场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也不受时空限制,深受大众的喜欢。
但散步虽然简单,却暗藏学问,只有做对了,我们才能从中获得益处。
01
经常走路和很少走路的人,
6年后,心脏和血管有啥区别?
走路散步已经被美国心脏协会认定为可改善身体健康的安全且便简便方法之一,那么经常走路之后心脏与心血管到底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旗下期刊《循环》的研究,对来自43个国家共20152名成人参与者(平均年龄63.2岁,女性占52%)进行了6年的追踪随访。
研究人员根据参与者每天走路步数的中间值,将志愿者分为四组:1985步、4178步、6327步和10090步。
首先,与走路最少的第一组相比,第二、第三、第四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别降低了19%,33%与43%。
其次,在年龄少于60岁的参与者中,走路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尚不明显,但在超过60岁的人当中,与第一组相比,第二、第三和第四组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风险均降低,分别降低20%,38%,9%。
另外,研究人员还发现超过60岁的人,每日走路步数在6000步左右,多走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直线下降存在关联,但大于9000步后,风险并无明显降低。
为什么老年人走路步数少,反而对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更显著?
可能是老年人有氧能力下降,行动受限以及生物学效率降低有关,这些都在限制老年人每日步数,于是在相同生理刺激下,老年人不需要过多的步数就能获得相似的相对健康改善幅度。
02
经常散步,身体会回馈5个变化
走路散步没有场地的硬性要求,只要有时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这项运动,而经常走路散步,身体或能收获以下5个好处。
1、改善心血管健康
老年人走路散步,能够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循,促进心血管健康,同时锻炼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最终降低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