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非如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比例升高
发布时间:2023-05-26 14:10来源: 未知因厌学、沉迷网络,初三学生王墨(化名)持续一个学期没有去上学。
“总觉得自己记性差”“学习效率很低”“学校生活太不开心了”……一系列的负面情绪总是缠绕在王墨的心头,在父母眼里,他是一个总爱在家里发脾气,没有朋友,不爱出门的孩子。
白天犯困,晚上兴奋到通宵打游戏,当父母说服王墨来心理门诊就诊时,经评估,他最终被确诊为“抑郁症”。
“当前,心理咨询门诊里一直能碰到青少年患者,这一人群的患病比例近年来逐渐升高。”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王美娟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
与王美娟一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科副主任医师王晓良也有着同样的感受,“过去,心理门诊里的中年人占据大多数,但近年来呈现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来心理门诊就诊,30岁以下的就诊者已经占据了一半以上,其中就有不少青少年。”
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它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首次发起,旨在提高全球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度。
是什么导致青少年精神问题变多了?当孩子出现了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又是如何向家长发出求救“信号”的?家长又该关注些什么?
家庭环境是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18岁至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重度抑郁为7.4%。
与此同时,《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77.39%与人际关系有关,69.57%与家庭关系有关。青少年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主要原因。
上述数字也在提示社会大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青少年期是由儿童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但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青少年期往往比较敏感,情绪不稳定,遇到挫折比较脆弱。”王晓良表示,在影响青少年情绪的因素中,家庭环境是绕不开的话题,而离异或单亲家庭是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