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离开体制5年被社会毒打,有时连房租都凑不够

发布时间:2023-05-18 01:14来源: 未知

2018 年,我从医院辞职了。大三甲,体制内,心内科,众人眼里的香饽饽。或许是因为我患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客观原因,不能再从事高强度的工作,所以身边人对我离职这件事倒也表示理解。

硕士刚毕业那年,我就来到医院工作了。从 25 岁到 33 岁,整整八年的时间都在医院里度过:早上七点半挤入拥挤的电梯,查完房就一直在病房和手术室之间忙到不可开交,回家后还有接不完的夜间急诊电话……日复一日,日复一日。

林晨晖在医院

每个重复的夜班,我都会想:「腰背好痛!是不是要换个活法?」

恰逢那阵子,兄弟医院有医生在运动时猝死的事情上了新闻。由于没有 AED,即使在场的医生同事做了很标准心肺复苏,也依旧没能挽回他的生命。可能因为心内科专业的缘故,我顺着这件事产生了思考,才发现国内 AED 的铺设率和心肺复苏普及率非常低。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患者约为 104 万,而院外心源性猝死急救存活率只有不足 1%。[1],早期电除颤是决定心脏骤停病人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在 4 分钟内完成有效除颤,抢救成功率可达 60% [2];除颤每延迟 1 分钟,病人存活率下降 7%~10% [3]。

根据文献数据,平均每 10 万人中,美国拥有 700 台 AED,日本拥有 276 台 [4]。而在 2017 年,厦门全市的 AED 只有 15 台[5]

于是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职转行去卖 AED 和急救培训!我的想法很简单,庞大的缺口必定有庞大的市场;加上自己的医生专业,如果配套开设急救培训服务,一定能打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但那时的我太单纯,以为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现在回想起来,也会喟叹自己的可笑,觉得当时的自己就像个神经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