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白发可逆变黑的“开关”!
发布时间:2023-04-29 18:21来源: 未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白发”已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标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年纪不大却已“早生华发”,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也常常有“一夜白头”的桥段。长白头发不仅显老,还影响精神样貌,十分让人头疼。
目前,对抗白发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染发了,从理发馆出来的那一刻,便好似从“头”开始,焕然一新了。那么,显美显帅显年轻的“染发”长期使用是安全的么?
早在2020年,国际四大医学期刊之一《英国医学期刊》(bmj)曾发表了一篇随访36年,11万余名女性参与的前瞻性研究[1],探究了个人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癌症风险及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个人使用永久性染发剂与大多数癌症风险和癌症相关死亡率之间未发现正相关关系,但基底细胞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
果然,染发有风险,爱美须谨慎!不过,科学家对于头发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近日,顶级期刊Nature发表一篇题为“Dedifferentiation maintains melanocyte stem cells in a dynamic niche”的研究论文[2],从负责头发色素沉着的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系统中发现了头发变白的原因。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发掘一种预防头发变白、甚至逆转白发变黑的健康新方法将不再是梦想!
来自美国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Mayumi Ito教授团队通过3D成像、遗传标记和scRNA-seq等技术,对小鼠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的自我更新能力、分化轨迹、去分化、可逆性调节等一系列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系统。负责头发色素沉着的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系统组织与毛囊干细胞(HFSC)组织相似。McSCs位于休止期毛囊(HFs)的隆突(bulge)区和毛基质(hair germ ,HG)区域,McSCs被毛囊上皮干细胞(隆突细胞)和祖细胞(HG细胞)包围,构成McSC生态位。
为了验证HG McSCs是否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研究者使用小鼠模型通过体内成像技术对休止期HG McSCs进行了命运图谱。结果表明,与HFSC系统中HG上皮细胞在增殖分化后消失不同,HG中的黑色素细胞干细胞(McSC)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提示McSCs在促分化环境中聚集时依然保持其干性,大多数McSCs在转运扩增(TA)和干细胞状态之间切换,以进行自我更新和成熟后代的产生,这种机制与其他自我更新系统在根本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