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阳症状会更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3-04-29 18:15来源: 未知最近,关于新冠「二阳」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与此同时,也有医生表示近一周医院发热门诊接诊量有所提升。(点击查看丁香园往期文章:
《发热门诊新冠患者增加,已有部分医护人员「二阳」》
)
4 月 20 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公开演讲中表示,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的准备。张文宏表示,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
第二波疫情可能会影响那些人?「二阳」会比第一次感染更严重吗?
有多少人可能会「二阳」?
去年 12 月底,在我国 BA.5/BF.7 毒株流行中进行的一项新冠病毒免疫力研究[1]中,呈现了一组新冠病毒重复感染数据。研究共纳入 892 例于 2022 年 9 月 30 日前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受试者,发现有 12.2% 的受试者在去年 12 月底的流行中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研究还发现,距上次感染时间越长,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越高。具体而言,去年 8~9 月感染过 BA.5 毒株的受试者中有 2.8% 于去年 12 月流行中重复感染新冠病毒,去年 3~8 月感染过 BA.2 毒株的受试者中则有 10.5% 重复感染,去年 1~2 月感染过 BA.1 毒株的受试者中也有 32.9% 重复感染。
不过,这项研究采用电话随访方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重复感染率。
论文截图
而在经历了更多轮次 Omicron 毒株流行且每次流行毒株有一定差异的国外多数地区,关于重复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多。可以明确的是,相比其他变异株,Omicron 毒株引起的重复感染发生率较高。
例如在巴西进行的一项研究[2]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2020 年 3 月到 2022 年 3 月间巴西圣保罗市医务人员的就诊数据,发现这一新冠病毒感染高危群体中新冠病毒的重复感染率仅有 5%,但有88.4% 的重复感染发生于 Omicron 流行时期(2022 年 1~3 月)。
冰岛一项研究 Omicron 相关重复感染的研究[3]也证实了巴西研究的结论。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冰岛 Omicron 毒株传入后一段时间(2021 年 12 月 1 日~2022 年 2 月 13 日)于冰岛国立大学医院就诊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阳康」(本次核酸检测距上次核酸检测阳性至少 60 天)人群,结果发现该时期的新冠病毒重复感染率约为 11.5%。研究未对重复感染人群是否感染了 Omicron 毒株进行甄别。
而来自英国的数据也显示,从 2020 年春天至 2022 年 12 月 8 日的近三年间,英国共统计了 20,317,848 例新冠感染,其中 19,945,775 例是第一次感染,1,372,083 例是重复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重复感染的数据中,93.4% 都发生在 Omicron 流行时代,而之前的两年里重复感染的案例很少。
这也再次证明了病毒突变的影响,Omicron 的超强免疫逃逸能力打破了原来的免疫屏障,不仅提升了感染的总体人数,也使得二次感染的人较此前突变株流行期间大幅增加了。
「二阳」会更严重吗?
多项在一般人群中进行的大型研究认为,重复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比初次感染更轻,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
在卡塔尔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4]发现,在初次感染新冠病毒 90 天后发生重复感染的患者中,出现需住院治疗的新冠肺炎的概率相比同时期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降低了 88%,且无人因新冠肺炎入住 ICU 或死亡。
不过,该研究中绝大部分重复感染为原始毒株(16.3%)、Alpha(4.4%)或 Beta(31.7%)变异株,且近半数(47.6%)重复感染的诱发毒株不明,故在 Omicron 时代的可参考性可能不强。
而在英国英格兰地区进行的一项纳入了 386 万例新冠病毒感染,包括 13960 例重复感染的研究[5]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该研究发现,尽管重复感染更常见于 70 岁以上人群,但相比首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重复感染新冠病毒者的 28 天死亡率降低了 61%,21 天内住院率降低了 34%,ICU 入住率则降低了 76%。
另一项来自英国的统计数据(2022 年 9 月 3 日至 2023 年 3 月 5 日涵盖超 50 万人)显示,相对初次感染,二次感染后遗症风险虽不是零,但会更低:4% 的人报告在首次感染后至少 4 周新冠后遗症会持续很长时间。相比之下,只有 2.4% 的人在第二次感染后报告了持续的症状。[11]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认为,重复感染和首次感染可能同样危险,尤其是在重症高危人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