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第二波,五一长假会被搅黄吗?
发布时间:2023-04-24 15:45来源: 未知临近五一,话题#新冠# 久违地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缘由是张文宏称,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可能将至。不少网友关注,这是否会影响自己的五一出行。携程显示,今年五一,旅游人次有望达到2亿。
相关数据显示,4月下旬核酸检测阳性率确实有小幅上升,但专家普遍认为短时间再次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可能不高。可即便如此,一些民众开始变得谨慎。接种加强针、如何做好重点人群的照顾、五一出行如何进行二阳防护等话题,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人民日报》近日刊文引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戴连攀观点指出,“如果要有效防止再次感染,在体内抗体显著下降前再次接种新冠疫苗是有必要的。”
二阳者、首阳者杀到,但感染率总体较低
家住江苏的春晓最近“二阳”了,两次感染的时间分别为去年12月和今年4月初,期间相隔三个多月。春晓说,两次感染都赶上了生理期,“抵抗力低的时候真的更容易中招。”
对比两次发病的症状,春晓自觉各有不同之处。
首阳时春晓出现头痛、腰痛、发热、嗓子吞刀片、咯痰等一系列病症。
第二次虽然没有发烧,却出现了喉咙奇痒无比的情况,感觉像被一根小毛毛呛到似的。春晓本身就有咽炎,叠加新冠后使得她在躺下时会剧烈咳嗽,睡觉也会被惊醒。
不单是春晓,其家人也没能躲过四月初新冠的重袭,母亲、男友、表妹对象都成了第二波新冠的感染者。
家人在医院做过核酸后,不久便接到了当地疾控中心的电话,告知她们感染的毒株是XBB1.5.24,属于国内重点关注变异株。
春晓被疾控中心要求提供行程轨迹,后续还有大白上门抽血以及核酸检测。春晓打趣地说,好像回到了几个月前疫情封控时的状况。
有专家称,已经感染过新冠的人会存在一定的病毒免疫力,尤其是对同一种毒株,抗体的保护作用会更强一些,但会随着时间流逝,保护作用会下降。或许是病毒变异的速度太快,近期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二阳”的人不在少数。
与春晓这样的二阳者不同,也出现了一波首阳者。
4月20日晚,福建大学生卢悦第一次感受到了新冠的痛苦。先是有些发烧,脑袋昏沉头晕。随后喉咙和气管开始出现不适的感觉。卢悦形容,咽喉感觉火辣辣的,整个气管像被车压过一样。
今年春节前疫情高峰期间,卢悦曾有过一次发烧经历。但用抗原检测后,并没有出现两道杠。卢悦告诉《真故研究室》,彼时可能是一次普通感冒,当下正在经历的的确是新冠。
一察觉身体有异样,卢悦便及时去了医院就诊。但医生认为是普通流感,并没有往新冠方向考虑。
卢悦回忆,当时医生开了几盒治疗流感的药,包括奥司他韦胶囊、疏风解毒胶囊和一盒退烧的泰诺。但吃了几次后,卢悦发烧的症状并没有缓解许多,最高烧到39.3度,并一直在反复。
▲ 图 | 医院给卢悦开的药
后来卢悦自测后发觉是新冠,母亲又买来了对乙酰氨基酚片(俗称“扑热息痛“),卢悦吃下后才慢慢退烧。但嗓子却一直痒得厉害。
在这个时间点感染新冠,卢悦接连用“傻眼”“离谱”来形容。
一是她没有想到第二波疫情会来得这么快,二是没想到自己会悄然中招。
卢悦透露,在她就读的大学,一个6人男生寝室,最近陆续有5个人首次感染了新冠。剩下一个没有感染的,此前已经有过首阳的经历。
到底目前感染实际情况如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数据,自去年12 月到今年1月感染高峰之后,2月开始国内新冠病毒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新冠核酸检测阳性率维持在 1%以下。
4月下旬,新冠阳性率数值确实小幅抬头,4月13日该数值为1.3%,4 月20 日为 1.7%。不过,这一数字与2022年12月25日峰值29.2%相比差距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