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孩子满嘴屎尿屁,竟然是一种社交需求,你知道

发布时间:2023-04-14 12:25来源: 未知

 

同事家的二宝最近与屎尿屁形影不离。每次拉完后,总是强烈要求先驻足观赏一番,脑袋还要靠近马桶评价一下味道,真怕孩子情不自禁地再伸手去亲密接触一下。

更让同事哭笑不得的是,二宝还格外勤快,经常沉浸在刷马桶的乐趣中,有一次,他竟然用口水杯去盛马桶里的水。

似乎,很多孩子都对“屎尿屁”情有独钟,这让大人很不是不解,这么“有味道”的东西,孩子咋就那么稀罕呢?

其实从心理学方面说,小孩喜欢谈论“屎尿屁”,甚至近距离研究“屎尿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是孩子身体意识初步崛起的标志,属于一种本能,更是此阶段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

为什么孩子满嘴“屎尿屁”?

1. 诅咒敏感期

邻居家的孩子4岁左右时,他突然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迅猛提高,各类词语信手拈来,也包括高频出现的“屎尿屁”。这让邻居很是困惑。

这是因为孩子在3-5岁的时候,会进入“诅咒敏感期”,不光喜欢说 “屎尿屁”,甚至会说一些“打死你”“滚”等暴力词汇,因为孩子认为这些词很有力量。

孩子在3岁以后,刚学会一些新词语时,他们分辨不清词语好坏,更不懂得语言的使用方法。他们只是觉得很新鲜,很得意,学到了新词汇就想炫耀一下,所以表达欲望特别强烈,来证明自己又长本事了。

2.家长越禁止,孩子越想说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一个情况,孩子嘴里的“屎尿屁”无处不在,即使你怒不可遏,也阻挡不了孩子说个不停。

有次和朋友一家聚餐,大家正开心地享受美食,突然不和谐的声音从他孩子的嘴里传出来。

“你看这个牛排黑乎乎的,像不像一坨粑粑。”

“这个橙汁怎么跟尿一样黄黄的?”

朋友压着内心的怒火,瞪了孩子一眼,命令孩子“闭嘴,赶紧吃饭。”

孩子消停了片刻,又开始各种“屎尿屁”的高谈阔论了,而且还乐在其中。

心理学上有个“禁果效应”,是说不禁止不做,越禁止越做,也就是越是大人不由分说地训斥孩子,孩子反而会变本加厉地继续说“屎尿屁”。

3.孩子的社交需要

大人见面常问:“最近忙吗?”孩子之间的对话就不一定那么正常了,绝对让家长大跌眼镜。

“你看他今天衣服上这个黄点,像不像一坨粑粑?”

“你脚丫子好臭啊,就像尿一样。”

“你又放屁啦,这么臭呢。”

虽然大人气得脸都变形了,孩子们却相谈甚欢。如果家长以此主观臆断,给孩子贴上“变坏”的标签,那就大错特错了。

“臭味相投”的朋友间往往习惯性地语言同步,他们用最真实的话语表达情感和思想,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人们无法入耳的“屎尿屁”,其实是孩子赖以生存的社交技能。

如何科学对待孩子口中的“屎尿屁”?

1.积极看待,尊重成长规律

一个人成长分为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如他所是,而非如你所愿。

即便孩子的成长给家长带来了烦恼,家长都应心平气和地接纳孩子最真实的模样。

“屎尿屁”的表达方式一般存在于孩子3-5岁期间,5岁之后孩子又会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来展示自己。

所以,家长们要积极乐观地接纳,用心陪伴孩子走好人生每一步,珍惜孩子这段充满“屎尿屁”的童年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