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你会如何跟孩子聊死亡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3-04-03 15:07来源: 未知◎ 有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自己5岁孩子最近的趣事:
忘记哪一天了,孩子突然问我:“妈妈,我们都会死吗?”当时我没怎么在意,只回了句“小孩子家家的,不要说这些。赶紧去把你的玩具收了”。
然后他最近就一直跟我说“妈妈,我好害怕呀。”,我问他害怕什么,他说“想到爸爸妈妈会死,我也会死,就觉得好害怕。”
我跟他说了,爸妈还年轻,还可以活很长时间呢,你还这么小,有啥好怕的。
但孩子心里很在意这个事情,有一天接他放学时,老师反映说孩子在学校也跑去问老师关于死的问题,问老师是不是也会死啊?
自己要是死了会怎么样啊?我实在是不知道孩子怎么想到死这个事情的呢?是不是只是小孩子一时兴起,不理他会不会好点呢?
明明是朝气蓬勃的小孩子,为什么会对死亡感兴趣呢?明明应该是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幻想的年纪,却开始考虑起自己的死亡?
对于孩子关于死亡的各种想法,这位妈妈难以理解,也不知该如何应对。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类似的迹象,家长们或许可以考虑开始给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在传统文化中向来是忌讳的话题,我们认为它太过于沉重和负面了,
所以向来很少直接说一个人死了,死掉,而是用一些委婉一点的词去形容,像是“仙逝”、“走了”,如果是跟小孩子形容,还会用浪漫的说法,例如“去了天上变成了星星”。
生活中,还会尽量避免与死谐音的情况出现。
有一次去朋友家,发现他们小区电梯没有4、14、24的按键,一问,原来是“4”与“死”谐音,所以改成了“3A”、“13A”、“23A”。
这样一种对“死亡”讳莫如深的态度,实际上来自于我们集体无意识中的死亡恐惧,这些行为现象,是我们自己对死亡恐惧的投射。
所以当小孩子很直白地说出“死”这个事情时,我们总会选择逃避。
就像那位妈妈一开始做的那样,转移话题,让孩子的注意力放到别的东西上。
但大人这种闭口不谈的态度,明显在小孩心中对“死亡”蒙上了一层面纱,让小孩子更加好奇死亡究竟是什么东西,会让无所不能的大人们不愿意提及,于是小小年纪脑袋里装的都是与死亡相关的事情。
而与其说是害怕死亡,更多地是对“死亡”带来的未知感产生恐惧,这份未知是连自己的爸爸妈妈老师们都不能解答的,这对小孩子小小的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