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扁桃体肿大、表面化脓,一定是扁桃体炎吗?

发布时间:2023-04-02 18:03来源: 未知

有一种疾病,初诊的误诊率接近100%误诊,每年都会有几个这样的病例因为前面治疗效果不好到我手上,而我均给予了正确的诊断。今天,我就教你如何一次就将这个病明确诊断。

我是沈凌,一个喜欢和你讨论临床思维的医生,一个愿意和你交流、分享和共同进步的临床医生。

上周四,门诊来了一个25岁的女性患者,她因为“咽痛三四天”就诊,四天前她无诱因下出现咽痛,吞咽时更明显,于是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给予了头孢菌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症状持续。

到这里,我首先有一点好奇,就是患者没有发热,我一再询问后确定没有发热,那么急性扁桃体炎的诊断就在我脑海里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接下来,我进行查体,先是看患者的扁桃体,不看不知道,一看下一跳,患者的双侧扁桃体II度肿大,表面大量渗出物。绝大多数医生第一眼都会判定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但我看完第一眼后,立即就否定了这个判断。

接下来我看了血常规,如下:

 

血白细胞总数仍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正常,更加诡异的是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这怎么可能是扁桃体炎呢?要知道我们所说的扁桃体炎通常是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细菌感染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增高明显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

因此这个时候,我大体知道是什么病了,现在先卖个关子,我想问一下大家,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让患者再抽个血常规?

换种抗菌素再用几天?

再仔细查体,要怎么查呢?

我的选择是仔细查体,进一步检查了患者的颈部和颌下淋巴结,结果发现双侧颈部均有淋巴结肿大,但质地韧,无压痛;同时也触压了甲状腺,确定没有压痛。

我让患者抽血常规,但是特别注明了血液镜检;以及急诊生化和心肌酶谱。

一个小时后,血液化验回来,结果如下:

 

血常规中仍然是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血C反应蛋白仍然是在正常范围内,血液镜检中异型淋巴细胞2%。

诊断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这个病虽然不多见,但基本上每年都能遇到,而且我相信不管你是在三甲大医院,还是基层医院,所有坐门诊的内科医生都会在从医生涯中遇到过这种病。但是这个病的误诊率却又非常高,可以说从我的经验来看,接近100%。因为我接诊过的传单患者没有一个是初诊病人,都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就诊时被我诊断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