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健康 >

刘兴鹏教授《房颤:从手术治疗到日常管理》

发布时间:2023-03-28 10:36来源: 未知

“如果把心脏比作两室两厅的房子,大家熟知的‘冠心病’就是房子的‘水管’出了问题,‘心律失常’就是房子的‘电路’出了问题,‘房颤’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也最复杂的一种,我就是专门处理心脏‘电路’问题的医生。

3月19日下午,由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律失常科主任刘兴鹏编著的科普图书《房颤:从手术治疗到日常管理》新书发布暨读者见面会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

图:刘兴鹏教授新书发布会现场

中国人口出版社总编辑林万枝代表出版方出席发布会并做致辞,她表示,中国人口出版社是国家卫健委直属出版单位,宣传科学、权威、可操作的健康科普知识是使命。目前全国有房颤患者上千万人,公众对相关知识需求迫切。但一些科普知识真伪难辨、且呈碎片化,医学科普尤其需要像刘兴鹏教授这样有担当的临床医学专家,来给读者做科学的、“立体”的、全面的讲解。

图:中国人口出版社总编辑林万枝致辞

“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科普是‘刚需’。”发布会上,刘兴鹏分享了此书的创作契机:“2016年,我在例行体检中发现,自己的甲状腺里存在几个‘结节’。这些“结节”究竟是癌症还是炎症,不同专家意见不一,令我感到很茫然。也正是在那时,我突然意识到,那些不幸罹患房颤的患者及其家属们,又何尝不希望得到靠谱又系统的房颤科普知识呢?”

房颤,全名“心房颤动”,发病率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排名第一。按患病率接近 1% 做保守估计,中国至少有 1300 多万名房颤患者。为什么会患上房颤? 目前在房颤治疗方面都有哪些新的技术? 这些新技术适合哪些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总是复发怎么办? 日常用药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此次刘兴鹏医生以房颤为主题,从自身20年临床医患沟通经历出发,结合多年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健康之路栏目、北京广播电视台养生堂栏目、健康北京栏目等媒体科普和新媒体平台在线直播答疑经验,在《房颤:从手术治疗到日常管理》一书中,以患者视角,通俗且系统地回答了上述房颤患者常见疑问。

“本书有两个特点,‘立体化’和‘持续进化’”,刘兴鹏在发布会上介绍,所谓“立体化”,就是在这本纸质书籍中,读者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随时通过手机观看作者的相关科普视频;所谓“持续进化”,是会把房颤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在纸质书籍和线上视频中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