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前多锻炼,50岁后少锻炼
发布时间:2023-03-28 10:00来源: 未知01、60岁大妈日走2万步,走出骨刺
60岁的张大妈,自从退休后,在家无所事事,身材也逐渐发胖,为了保持健康,张大妈开始锻炼。
剧烈的运动她也吃不消,所以她选择了走路,还买了运动手环来记步,每天至少走2万步,就算有时候感觉膝盖不太舒服,但为了身体能更健康,她还是会咬牙坚持,直到完成目标。
一段时间下来后,体重确实是下去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张大妈发现自己才刚走几分钟,脚后跟就疼得不行,女儿带她去医院看诊,被诊断为足底筋膜炎症,且拍片显示她足跟上长出一根骨刺。
02、62岁大妈偶尔散步,“治”好脂肪肝
林大妈大概从55岁就开始发福,患上了轻度脂肪肝,后来在医生的指导建议下开始运动锻炼。但林大妈不会天天去,一周大概也就4天左右会进行走路锻炼。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她就会立马停下来,不会勉强自己。就这样坚持了运动了几年,再加上饮食控制,林大妈去医院复查发现,她的脂肪肝消失了。
老人60岁以后,到底应该如何锻炼才好呢?
01
40岁前多锻炼,60岁不锻炼,
有道理吗?
国家级名中医徐再春教授认为:40岁前多锻炼,50岁以后少锻炼,60 岁后不锻炼,才是最好的长寿方!那对于60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到底该静养还是多锻炼好?
《英国医学杂志》上刊登了一项由法国学者本杰明·兰德雷领导的研究,该研究招募了6194名参试者,所有参试者在9年(2007~2016年)期间接受3次运动功能(包括步行速度、坐站能力、握力等)评估。
最终发现: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死亡风险越高;且在死亡之前10年开始,就会出现运动能力衰退的迹象。
其实,此前就有韩国研究发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如果能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延长寿命。
该研究招募了6076名年龄≥60岁心血管病患者,根据运动习惯的改变,分为:A持续不运动组、B停止运动组、C开始运动组、D坚持运动组4组,随访2年后发现:
A组死亡率为4.8/100人年,远远高于C(3.5/100人年)、D(2.9/100人年)组;
C组、D组的非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与A组相比,分别降低了27%和39%。
由此可见,对于60岁以后的老人来说,坚持锻炼对身体的益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