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信了 适量饮酒有益不存在
发布时间:2023-03-21 02:08来源: 未知以往,人们总会看到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而且,多数是提倡少量饮红酒,据说,可以扩张血管、美容养颜,甚至还说对糖尿病患者也有好处。那么适度饮酒真的有利于健康吗?
在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组研究发现:喝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收益,适量饮酒有益的说法,根本就不存在!喝酒对健康有益,这个多年来被深信的观点,是时候被改写了。
说好的“少量饮酒有益”呢?
这项研究显示喝酒没有一点益处,那以前说“少量喝酒有益”是怎么回事?那喝酒到底对人有没有好处呢?
数据分析显示,在全球每年因各种原因死去的3200多万人中,喝酒直接导致了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在15岁到49岁的人群中,3.8%的女性死亡及12.2%男性死亡归因于酒精,也就是说100个人中有4个女人及12个男人是因喝酒而死的。
可能有人会觉得每天喝上二两白酒感觉不到身体出现什么不良影响,反而一直把白酒当做一种养生方式,殊不知,和滴酒不沾的朋友们比起来,你肝脏的健康水平却大不如他们呢。当然,喝酒对健康的危害有多大,还要看喝了多少酒。如果每天的纯酒精摄入量在10克以下(一罐/瓶啤酒或者一小杯红酒),那么健康风险与不喝酒的人相比只会增加0.5%,但目前所谓的适量饮酒(20克),就会让死亡风险上升7%,每天喝50克的酒会使风险上升到37%,再多喝风险就更是直线上升了。
因此,没事喝点酒有益健康的鬼话,千万别再信了!想活得长活得好,就别喝酒,如果用数据计算,喝多少酒对健康的威胁最低时,结果是:0!
少量喝酒能预防心脏病吗?
“少喝点儿,可以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这可算得上是劝酒理由中的一股清流了,的确这种说法盛传已久。
少量饮酒虽然有利于减少冠心病、心衰、中风的风险,但也会增加房颤风险,说明其对心血管病的保护作用并不是“全方位覆盖”的,很有可能利弊相抵甚至弊大于利。
更重要的是,少量饮酒的有益作用只体现在部分心血管疾病中,而在内分泌疾病、肝脏疾病和肿瘤方面的研究中,无论量多少,饮酒都是彻头彻尾的有害因素。因此,即使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饮酒都会对其他器官造成损害。
再者,饮酒量很难控制在所谓的“有益范围”内,对于喜欢消费高度白酒的中国人尤为如此,基本上高兴一点多喝两杯就超限了,“适当饮酒可以预防心血管病”多数时候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借口。
总之,虽然有证据显示少量饮酒可以降低部分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从整体健康的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建议饮酒者限量饮酒,另一方面则不建议原来不喝酒的人为了预防疾病而开始饮酒。
再说了,酒这玩意,一旦喝开了,有几个人真的能做到“适量饮酒”不伤身呢?
50岁以上,癌症与酒精密切相关
对于老年人来说,饮酒情况则更糟糕。研究表明,对于50岁及以上人群,癌症则与酒精密切相关。
50岁以上的人中,癌症是导致酒精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女性癌症中的27.1%,男性癌症中的18.9%与酒精有关。饮酒已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构成了对人类健康的严重损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全因病死率和发生癌症的风险随即显著增加。
要知道,酒精进入体内30秒后,就可以进入脑部,对脑血管及脑神经形成不良影响,长期喝酒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和风险要大大升高。而且,老年人长期喝酒还会增大肝脏的负担,酒精肝、脂肪肝,都经常会出现在长期喝酒的人身上,特别是老年人,代谢机能逐渐退化,酒精对于肝脏的损伤就更大,对于长期酗酒的人,最终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几率要远远大于不喝酒的人。
另外,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服用各种药物,而酒精对于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都会产生影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将酒精列为一类致癌物质,长期喝酒不光是可能会造成肝癌的问题,食道癌、消化道癌症都与长期饮酒有关。所以,酒,别再惹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