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东西变形,小心眼底黄斑水肿!
发布时间:2023-03-17 20:18来源: 未知根据描述,估计患者可能是黄斑出问题了。经进一步询问得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几天前工作劳累压力大,血压明显升高。笔者给她做了一个眼底专科检查,果不其然,发现其眼底出血,黄斑隆起。诊断是眼底黄斑水肿,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
什么是黄斑水肿
黄斑位于眼底的中心部位,类似于打靶的靶心10环的位置,因解剖时发现其呈黄色而被称为黄斑。黄斑仅占视网膜不到5%的面积,但却是视力最敏锐的中心位置。我们平时测量的视力就是黄斑中心的视功能。黄斑有非常特殊的功能,能辨别物体的颜色、精细形态、明亮程度及探测物体的距离和追随物体的运动等。
视物变形多与黄斑病变有关。黄斑变性、黄斑裂孔、黄斑前膜、中渗,各种原因引起的黄斑出血等也都会引起视物变形。黄斑水肿是视物变形的罪魁祸首之一。黄斑水肿是一种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的严重威胁视功能的眼底病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眼病,其主要症状为视物变形,中心视力下降。
黄斑水肿分为黄斑囊样水肿和弥漫性黄斑水肿。常继发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炎、葡萄膜炎和白内障等内眼手术后。多种疾病因素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视网膜屏障受损,液体积聚在视网膜黄斑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形成黄斑区视网膜的水肿。

随着人口老龄化,中老年眼病发病率增高,黄斑水肿的患者也日益增多。黄斑水肿长期不愈可造成光感受器的凋亡、视力不可逆的丧失,从而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极大困扰。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是诊断黄斑水肿的金标准。现代医学大多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炎症是黄斑水肿两种主要的致病途径。目前现代医学治疗黄斑水肿的主要手段有VEGF治疗、激素、激光光凝、手术、非甾体抗炎药。
古今中医认识
古代医生因为没有眼底镜,无法看见患者的眼底,所以古文献中没有黄斑水肿的记载。从其临床症状表现,应将其归属于“视直如曲”“视大为小”范畴。
“视直如曲”病名首见于《证治准绳·七窍门》,书中谓:“视直物如曲,弓弦戒尺之类,视之皆如钩。”属目妄见范围。以后文献对视直如曲的描述无新的表达。《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谓:“视直如曲是因视衣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的眼病。”
古籍中对视直如曲病因有详细描述。《审视瑶函·妄见》谓:“以长为短,以白为黑,颠倒错乱,神光暗矅,则精衰而视变矣”,认为精气散乱、精气不能上荣于目可致妄见。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提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概述了脾虚生眼病的机制。《眼科金镜》谓:“视大反小,视赤色如白色者,此症之起乃肝肾之热邪久郁不发所致也。”
现代中医学者多认为黄斑水肿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病因包括原发病因、继发病因及诱发因素。作为诱发因素的外感风热(风毒)、饮食不节等都可引起或加剧脾虚,使之运化失常,升降失司,目络气血失调,继而引发阴火上乘,痰浊闭阻,瘀血停滞,发生黄斑部水肿、渗出和出血,出现视直如曲的病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