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饭危害感染更易找上门
发布时间:2023-03-05 11:32来源: 未知禁食确实可以带来好处,不过我们的结果显示,禁食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研究的通讯作者Filip Swirski 博士表示。研究中,他们专门让小鼠经历了模拟禁食,但是在禁食后小鼠被分成了两组,一组小鼠会在清醒之时就获得食物(定义为早餐),对这部分小鼠来说,第一餐的食物量也是最丰盛的;还有一组小鼠在醒后就只能饿着肚子。
作者分别在小鼠刚清醒、醒后4小时和8小时后获取了它们的血液样本。在比对过程中,一些异常开始出现,在不吃早餐的小鼠样本中,一种名为单核细胞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得非常迅速。清醒的时候,两组小鼠的单核细胞数量一致,但到了4小时,不吃早餐的小鼠的血液中就失去了90%的单核细胞,这一数字在8小时还会继续升高。不过,吃了早餐的小鼠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不吃早餐可能让单核细胞重新回到骨髓休眠,减弱身体抵抗感染能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单核细胞属于白细胞的一种,它会从骨髓中产生并经过全身各处,对抵抗感染、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都有关键作用。而研究者指出,不吃早餐的小鼠,它们游离的单核细胞会返回骨髓进入休眠状态,并且骨髓也会大大减少新生单核细胞的生产工作。
通过检测骨髓中休眠的单核细胞,作者就可以明显看到这些单核细胞的年龄要比血液中的更年轻。
在后续的实验中,研究者尝试了更为激烈的禁食措施,小鼠不仅错过了早餐,禁食时长最长可达一天。当小鼠再次接触到食物后,身体内部经历了一次单核细胞高潮,那些在骨髓中休整的单核细胞会在极短时间里涌向血液,这种激增导致了血液中的炎症水平迅速升高。
▲长期禁食再吃饭后,血液中单核细胞数量会迅速增加造成炎症(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些单核细胞并不能产生保护作用,反而会因为过度炎症使身体更容易发生感染。根据作者的解释,当饥饿的时候,大脑会产生压力反应,这会使个体顺带出现愤怒感,这也是有些人吃不上饭就易怒、烦躁的原因。
这种压力反应也刺激了单核细胞回到骨髓,一旦饥饿感消失,单核细胞又会重新回到血液。Swirski 博士指出,“禁食在帮助身体获得代谢方面好处时,可能对抗感染并非有益,单核细胞对心脏疾病和癌症同样重要,这也是为什么需要理解禁食并更好控制禁食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