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更需要增加儿童饮食健康知识,合理搭配
发布时间:2023-02-28 18:01来源: 未知儿童酸奶、儿童水饺、儿童面条、儿童酱油……近年来“儿童食品”日益火爆,食品打上“儿童”标签好像就意味着放心安全。事实上,“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儿童食品”目前还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比起盲目追风“儿童食品”,家长们更需要增加儿童饮食健康知识,合理搭配孩子饮食。
■ 孙天骄 赵丽
5月29日,北京朝阳居民闻珺趁周日来到家附近一家大型超市,专程为3岁的儿子购买意面、酱油、奶酪等食品,这些食品外包装上无不标注着“儿童”俩字,有的还在显著位置印着“无添加剂”等字样,这表明这些食品都是专供儿童食用。“成人食品里有过多的添加剂、香精、色素,怕孩子吃了不健康,‘儿童食品’相对安全。”闻珺说。
和闻珺一样,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饮食健康,都热衷于购买打上“儿童”标签的食品。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等联合发布的《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预测,到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将以10%至1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而町芒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2儿童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显示,84.8%的家长倾向于给孩子购买标有“儿童”字样的食品。
业内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并没有设置专门的“儿童食品”分类,“儿童食品”尚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更像是一种营销手段。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对“儿童食品”设置相应的食品标准,提高准入门槛;同时多渠道加强对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让家长理性挑选真正适合孩子的食品。
“儿童食品”价格不菲却备受青睐,多数家长并不了解“儿童食品”标准都是“盲选”
如今在各大超市不难看到,如儿童酱油、儿童水饺、儿童酸奶等含有“儿童食品”字样的商品十分热销。“儿童食品”在电商平台也一样卖得火爆,只要输入关键词“儿童食品”搜索一下,包括面食、甜点、香肠、奶酪棒等商品琳琅满目,有的商品月销量达10万+。而且,“儿童食品”价格普遍不菲,如某品牌300g装的儿童水饺,价格为19.9元至34.3元不等,在该柜台旁摆放的同品牌普通水饺,1kg装的价格为12.9元,在分量多的情况下价格远低于儿童水饺。闻珺也坦言,从儿子1岁左右开始,她便开始采购“儿童食品”,“儿童食品”的支出已占到家庭食品支出的一半以上。
种类繁杂的“儿童食品”,也让一些家长挑花了眼。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刘女士说,现在关于“儿童食品”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每款都宣称“无添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几乎所有的‘儿童食品’都没有明确的年龄分段和食用提示,好像打上‘儿童’俩字就万无一失了。我身边一些家长和我一样,都是‘盲选’。”刘女士说。
在超市的调味区货架上,笔者发现一款“有机儿童酱油”的配料表与普通酱油的成分基本一致,均为水、有机小麦、食用盐等,而两款酱油的价格却相差近一倍。导购员说:“其实儿童酱油和普通酱油没有什么区别。”
笔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很多家长并不清楚也没有主动了解过,什么样的食品才叫“儿童食品”?“儿童食品”的标准是什么?其与成人食品有何区别?大部分家长单纯就是信任包装上的“儿童”俩字。
“儿童食品”本质上是一种营销策略,合理饮食搭配完全可以代替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儿童食品”并非食品分类,而是针对儿童营销的食品,其火爆背后是儿童市场的溢价高和好挣钱。“与其说这些食品有益于孩子饮食健康,不如说这是一种营销策略。”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夏群英介绍,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对不同的营养需求量会增加,在6个月以前,孩子需要的营养可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获取;6个月以后,孩子对于铁、锌、维生素等元素的需求量会增加。所以,能够满足孩子在各个年龄段对营养需求的食品,才能真正称之为“儿童食品”。“现在很多家长其实并不了解儿童营养需要什么,‘儿童食品’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营养,只是在商家营销或跟风之下,去购买市面上所谓的‘儿童食品’,这可能会让孩子在食用时摄入更多有害物质,得不偿失。”夏群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