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中,一个看似常见的并发症差点把麻醉医生
发布时间:2022-12-19 22:34来源: 未知患者男,39岁,骑电瓶车与前方汽车追尾。结果,右手中指骨折。
120赶到后,迅速将其转运至就近医院。
就近医院,是一个综合医院。由于是开放性创伤,需要尽快手术,否则有感染的风险。接诊的医生明确诊断后,立即通知手术科室和麻醉科准备手术。
本以为是一台再普通不过的骨科手术麻醉,可是术中的一个意外情况差点吓坏麻醉医生。
一般情况下,前臂或者手部的手术都会采用臂丛麻醉。
臂丛麻醉,就是将局麻药注射在颈部或者腋下臂丛神经走行路径上。依靠局麻药的神经阻滞作用,暂时阻断痛觉传导。
这台手术也不例外,麻醉医生自然选择了臂丛麻醉。
随着0.375%布比卡因注射进入腋路后,患者因疼痛而焦躁的情绪逐渐得到缓解。
10分钟后,基本上不再呻吟。于是,麻醉医生又打了一针杜氟合剂。
按理说,打这个杜氟合剂也是常规操作。唯一值得商榷的是,打全量是不是剂量有点儿大?麻醉医生转念一想,这个人正值壮年,体重180斤,这点儿药应该不算什么。
然而,给药没几分钟后这个人脑袋一歪就再也不说话了。
每隔一会儿看一眼患者,这种行为已经刻进了麻醉医生的记忆里。这一次,虽然只是一扫而过看到患者头歪过去了,但警惕的麻醉医生还是再次近距离观察了一下患者,以防出现意外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患者平静的呼吸,不,几乎消失的呼吸动作,就像炸雷一样击中了麻醉医生。
不由多想,立即抄起面罩,加压给氧。
表面上,麻醉医生似乎正在给患者吸氧。可是,他的内心差点要哭了。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人的呼吸道是不通畅的。
气道管理,是麻醉管理的重中之重。没有呼吸,一切无从谈起。
但多年的临床实战,他的思路是清晰的,手上的动作也没有变形。
几经调整,就在血氧即将滑落至80%以下的时候,他的右手终于出来熟悉的气道压力。
赶紧捏了几下,血氧顺从的开始回升。
此时,虽然他嘴上什么也没说,心里差点喷出脏话:***太吓人了。
患者没事,手术顺利开始。此时,他仍心有余悸地在分析到底能不能排除布比卡因的问题。
虽然无论从麻醉效果以及危机解除的过程看,几乎可以百分之百排除布比卡因毒性的可能,但他太害怕了。因为,一旦是布比卡因毒性,极有可能出现心肌毒性。如果是那样,抢救成功率大打折扣。
索性,患者没事!
虽然有句话叫“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但麻醉科医生都希望自己一辈子的鞋都是干干的。因为,那意味着在这份风险极高的医疗救治工作中,所有患者都没有因为意外而失去健康或者生命。
真正了解麻醉工作的人,此刻一定会有共鸣,感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