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初伏天巧遇梅雨季,是雨还是热?

发布时间:2020-04-03 10:46来源: 未知

超长待机”三伏天开启

连续5年都是加长版

“伏”是中国传统的说法,分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一般为30天,简单来说,可以用“夏至三庚”这四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节气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天干地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庚”是天干数字,天干共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在“三伏天”中,通常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今年的“三伏天”属于加长版,共有40天。其中,7月12日入初伏,7月22日入中伏,8月11日入末伏,8月20日出伏。

气象专家表示,40天的长三伏并不罕见,1951年至2019年这68年间,出现加长版三伏的有51年,尤其是2015年至2019年,连续5年都是加长版三伏天。不过,夏天炎热程度与伏天时间长短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与控制夏季天气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有关。就像2016年是加长版“三伏天”,但由于梅雨期超长,连续的雨水打压,锡城的气温和常年同期相比是偏低的。2017年也是加长版三伏天,却让人苦不堪言,无锡出现了28个高温日,还诞生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

根据气象部门多年的气候统计,“三伏天”基本上涵盖了锡城最热时段,民间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三伏”中又以“中伏”为热,因为入伏后,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多,散发出来的热量较少,地面层的热量在不断积累,所以一天比一天热。到了“中伏”,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值,加之夏天雷阵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增大,水的热容量要比空气大得多,这也是“三伏天”闷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