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下冰雹有什么迷信说法 古代下冰雹预示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0-03-27 20:12来源: 未知

  导语:在传统中,人们对于一些比较奇怪的现象有很多说法,其中,下冰雹对古人来说就是没法理解的,所以便有了很多迷信的说法。那么,古时候下冰雹有什么迷信说法呢?古代下冰雹预示着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下冰雹有什么迷信说法 古代下冰雹预示着什么

下冰雹有什么迷信说法 古代下冰雹预示着什么

冰雹说法

  在古代,月见落冰雹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说明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来年一定是个吉祥年。而不同的月份还有不同的说法,如“正月下冰雹,一年不太平”等。

  以上都是迷信的说法。科学上,冰雹是一种从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降落下来的冰块或冰疙瘩,常呈坚硬的球状、锥状或形状不规则的固态降水。

  冰雹来自积雨云,当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随着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增大,小冰珠逐渐变大,就可能形成大冰雹(直径2厘米以上)。

  冰雹的形成需要满足的条件:1、大气中必须有相当厚的不稳定层存在;2、积雨云必须发展到能使个别大水滴冻结的温度(一般认为温度达-12~-16℃);3、要有强的风切变;4、云的垂直厚度不能小于6~8千米;、积雨云内含水量丰富。一般为3~8 克每立方米,在最大上升速度的上方有一个液态过冷却水的累积带;6、云内应有倾斜的、强烈而不均匀的上升气流,一般在10~20米/秒以上。

  古人对于冰雹的防御:

下冰雹有什么迷信说法 古代下冰雹预示着什么

下冰雹

  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是个个性十足的皇帝,他厌倦了宫里的生活,常常穿着便装“微服私访”。有一年7月,他照例带着两个太监出宫,行至西直门外高粱桥时,突然遭遇冰雹天气,朱厚照惊恐万分,两个太监手忙脚乱的把他推到一个土地庙里避灾,土地庙只有一间,高不过五尺,十分矮小,两个太监硬是把他推了进去。这时暴雨夹杂着大量冰雹,铺天盖地而降。正德皇帝因躲避及时未被冰雹所伤,但两个太监却被冰雹砸破了头。

  明武宗贵为一朝天子,却险些被从天而降的冰雹砸破了头,足见这种天气的杀伤力。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冰雹却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弱,随着汛期的到来,各地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砸坏屋棚、损伤车辆甚至伤害行人,令人畏惧,本期气象控,我们就来聊一聊和冰雹天气有关的故事。

  喜爱“微服私访”的明武宗朱厚照,险些被冰雹“砸破了头”成为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冰雹这种天气自古就有,由于它的破坏性较大,虽然冰雹持续时间不长,但杀伤力十足,因此古人一般把它认为是灾害性天气的一种。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大自然斗争中,根据对云中声、光、电现象的仔细观察,在认识冰雹的活动规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有记载的最早冰雹是什么时候?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早在商代甲骨文卜辞中涉及到的天气现象就有冰雹天气。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中对冰雹有了更详细的记载;左传·昭公四年“四年春王正月,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 大意是公元前538年也就是鲁昭公4年的春天,楚国申地也就是现在襄阳谷城一带下了很大的冰雹,季武子向申丰请教冰雹的成因和抵御冰雹灾害的办法。这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对冰雹的成因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