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大暑各地饮食习惯

发布时间:2020-03-26 14:46来源: 未知
  大暑节气的到来,代表着人们进入了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在此期间,各地民间有着丰富多彩的时令美食和饮食习惯,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大暑各地吃什么,大暑各地饮食习惯。
  北京:面
 
  皇城根下的老北京人,特别在意三伏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吃碗热汤面,身上发汗,可以去除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面条有多种做法,我们常吃的包括汤面,如番茄鸡蛋面、红烧牛肉面等,可以带汤一起吃,不过,面汤中普遍含盐较高,要少喝;捞面,是把面条沥干后加上调料菜码拌食的,像凉面、炸酱面等,有人爱把面条放到冷水中冲两次,那样会使部分B族维生素和钾元素溶到水中,营养易流失;炒面,将煮好的面条加配料炒制,这种做法通常用油多,不建议常吃;焖面,将各种配料炒好,然后放入面条加水焖制而成,营养损失较小。
 
  上海:茶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旧时民间一直有以热茶解暑的传统,现代科学也证明喝热茶、温茶比凉茶更为解暑。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相传始于南宋,盛于清朝,但确切年代无法查考。伏茶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饮用,有清凉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伏茶的两大作用为清暑热,化暑湿。所以,伏茶的配方也应根据每年气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推荐的伏茶配方为:银花10克,竹叶10克,夏枯草15克,荷叶10克,扁豆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生甘草3克。以上配方为一帖药量,因为不是治疗用,仅作为代茶饮用,可分为2—3人一天的服用量。
 
  湖南和江西:鸭
 
  湖南和江西人偏爱“头伏吃鸡二伏鸭”,认为“头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在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需适当补充营养。在南昌民间,就有“头伏吃鸡,二伏吃鸭”的传统。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主大补虚劳,最消毒热,利小便,除水肿,消胀满,利脏腑,退疮肿,定惊痫。”四季之中,鸭肉十分适合夏季食用。夏季吃鸭肉,喝鸭汤,可清热滋阴。
 
  杭州:鸡、茄子
 
  老杭州人都知道,旧时一到三伏,富贵人家要“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要吃金银蹄”,而手头紧张的穷人却是“头伏冬瓜、二伏茄、三伏冬瓜不刨皮”。夏天气温高,人体易出汗,体力消耗也大,吃些鸡肉、蹄髈,能够补充体力,挺过这段难熬的日子。而《本草纲目》上说茄子“味甘、性寒、无毒”,适当食用可防治脑溢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病症,对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医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