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谷雨”那些事儿
发布时间:2020-03-13 11:28来源: 未知盐都区和悦读书会在盐都区图书馆四楼研讨区举办“盐城谷雨那些事儿”主题读书活动。本次活动由盐都诗书画社副社长卞峰先生主讲。
卞峰先生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谷雨的有关常识。他说道,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4月19日~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时即为谷雨。这一节气的名称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就气候变化而言,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气象专家表示,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同时也是播种的最佳时节。
卞峰先生进一步说到谷雨前后正是便仓枯枝牡丹开花时节。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便仓镇的枯枝牡丹园,是盐城地域文化、生态文化的重要代表。相传,南宋末年陕西参知政事卞济之辞官归隐,从洛阳带回红、白牡丹二株,于“卞氏支祠”西侧辟园栽植。抗战前夕,卞氏花园有枯枝牡丹九十余株。日伪统治时期,牡丹园成了敌寇关押革命志士与抗日群众的牢房。1952年,中共中央文化部派员调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及其表弟卞元亨生平事迹,建议恢复牡丹园。后经上级拨款,从邻乡移回枯枝牡丹老根十多株,方才恢复该园旧观。
盐城便仓的枯枝牡丹。
循此话题,卞峰先生又为大家主要介绍了枯枝牡丹与卞元亨。作为盐城久负盛名的人文景点之一,枯枝牡丹享誉中外。数百年来,每逢谷雨,前来观赏者“络绎轮蹄遍海东”,尤其最近几十年来更是长盛不衰。枯枝牡丹究竟从何而来?到底是何人所植?为何七百年来旧本犹存?三世主人卞元亨是什么样的人,他与枯枝牡丹有些什么关联?在本次的读书会活动中,都逐一得到了详细的解答。
枯枝牡丹来源于洛阳。洛阳牡丹的品种很多,最为大家熟知的有王红、魏紫、赵粉、姚黄、孟白,等等。前面说到,南宋时官至陕西参知政事的卞济之(字仁波),宋亡后不仕新朝,遂将于洛阳所得红、白二株牡丹携归姑苏枫桥,后为避世,又隐居于盐城东溟,是为卞氏迁盐一世祖大参公。由此可知,便仓枯枝牡丹乃宋朝末年之物。卞济之三世孙卞元亨在《示后》诗中写道:“世祖恩荣衣紫时,牡丹携得洛阳枝。”那么,为什么卞济之偏偏选择的是红白二株牡丹呢?《卞氏宗谱》有记载:“红者寄丹心,白者寄洁志”,“是先将军依恋故人,一种丹心意气直托此花”,“虽百千万劫不可磨灭,何患百世儿孙不能相看,而叮咛其思者?谓不在是哉!”
最为精彩的是卞峰先生讲述牡丹繁衍、遗闻轶事以及卞元亨其人。卞元亨,号柏门,又号东溟叟,生于致和元年。既长,好文学善音律,膂力过人,能力举千斤,尝行遇虎蹴而毙之,后从张士诚举义,曾任兵马大元帅,1367年9月士诚兵败解甲隐退于便仓。洪武登基,屡征不仕。洪武九年,遭御史李炳弹劾,发配成都右卫戍,洪武二十一年,又远戍辽东中屯左卫。又十年遇赦,分植祖本枯枝牡丹于东西两台。据说卞元亨发配期间,枯枝牡丹十年不开花,归来后感此而赋诗一首:“牡丹原是亲手载,十度春风九不开,多少繁花零落尽,一枝犹待主人来。”卞元亨永乐四年作自祭文,永乐十七年(90岁)逝世,墓葬大冈镇。至今,关于他的很多故事仍流传在江淮大地上。
卞元亨(《水浒传》中武松的原型)
如今,便仓的枯枝牡丹园因卞氏世代“忠贞”的家风和牡丹本身的“奇、特、怪、灵”, 人们赋予花以灵魂,花又承袭了人的气节,如此流传了700年历史积淀,花性与人品的高度契合,使得枯枝牡丹的文化底蕴达到了寻常人文景观难以企及的高度。已故张爱萍将军曾亲笔题词:“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中央电视台在《寻找最美花园》栏目中,也将枯枝牡丹园列为中华第一名园。
资深学者、诗词家、高级法官、湖海国学社何玲龙社长也从文化之根、神话之根、经济之根三个方面介绍了花王牡丹。何社长说,盐城应当珍惜这一流传千年的牡丹情结,整合已经消亡的西溪牡丹、硕果尚存的便仓枯枝牡丹、小有名气的仇德哉牡丹、重金打造的射阳黄尖牡丹、即将面世的斗龙膳食牡丹等种种资源,统筹规划,避免无序竞争,重复建设,使牡丹花王根深叶茂花荣,为盐城的经济、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