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冻疮”的意思

发布时间:2020-03-09 14:55来源: 未知

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处,局部发红,发紫,肿胀,痒痛,有时起水泡,糜烂,破溃,结痴。如无感染,天暖后自愈。但来年冬季容易复发。

  冻疮 - 概述

“冻疮”的意思

  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冻疮是冬天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有两亿人受到冻疮的困扰,其中主要是儿童、妇女及老年人。冻疮一旦发生,在寒冷季节里常较难快速治愈,要等天气转暖后才会逐渐愈合,欲减少冻疮的发生,关键在于入冬前就应开始预防。

  轻度冻疮是在室温下按摩一段时间,使冻伤部位自然复温,然后再使用血管扩张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还可以外涂蜂蜜猪油软膏、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但是绝对不能用火烤或用热水烫。

  冻疮 - 分类

  冻伤是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分为二类:

  一类称非冻结性冻伤,是由10℃以下至冰点的低温,潮湿引起如冻疮,战壕足等;

  另一类为冻结性冻伤,由冰点以下低温所造成,如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全身冻伤,病人有寒颤,四肢发凉,皮肤苍白或青紫。体温下降时,全身麻木,四肢无力,嗜睡,神智不清进而昏迷。

  冻疮 - 程度

  I度冻伤:伤及表皮层。局部红、肿、痒、痛、热。约1周后结痴而愈。

  Ⅱ度冻伤:伤达真皮层。红、肿、痛、痒较明显,局部起水泡,无感染结痴后2~3周愈合。

  Ⅲ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早期红肿并有大水泡,皮肤由苍白变成蓝黑色,知觉消失,组织呈干性坏死。

  Ⅳ度冻伤:伤及肌肉和骨骼。发生干性和湿性坏疽,需植皮和截肢。

  冻疮 - 病因

“冻疮”的意思

  系机体对寒冷发生的异常反应。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疮是因为患者的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患者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

  众所周知,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预防冻疮应针对其发病机理,提前采取措施,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

  冻疮 - 症状

  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皮损为瘙痒性局限性水肿性红斑,境界不清,可出现水疱、糜烂和溃疡。冻疮初起为局限性蚕豆至指甲盖大小紫红色肿块或硬结,边缘鲜红,中央青紫,触之冰冷,压之退色,去压后恢复较慢,自觉局部有胀感、瘙痒,遇热后更甚,严重者可有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经久不愈。

  冻疮 - 治疗

“冻疮”的意思

  冻伤的肢体应迅速在温水中使之温暖,水的温度要护理人员的手能忍受(不超过40.5℃),要小心避免烫伤失去知觉的组织.若下肢受累但需步行一定距离去接受医疗时,不要解冻.外伤(如行走)可进一步加重解冻组织的损害,若再冷冻肯定会严重受损,但被冻的时间越长,对以后组织的损害越大。若受冻部分不立即解冻,则应轻轻地清洁,保持干燥,用无菌绷带保护,直至温暖解冻,这种较为稳定的办法是可行的。病人可服400mg异丁洛芬(ibuprofen),若可能应全身保暖。

  在医院内进行总体检查期间,应迅速将肢体置于大容器内温暖,水温保持在38~43℃。回暖后,微波测温,激光多普勒流量测定,血管造影或磁共振检查可用于检查周围循环,以指导治疗,改善预后。预防感染很重要,若坏疽是干的,感染不大可能。但湿性坏疽,像浸泡足一样,可能被感染;应该应用抗生素.若免疫接种不是最近进行的,则应给予破伤风类毒素。

  温暖后,肢体应保持干燥,暴露于暖空气中,尽可能做到无菌.大多数病人有脱水和血液浓缩;应口服或静脉滴注补液,并恢复电解质到正常水平。可采用的内科疗法并不一致,但目标是恢复循环,使细胞损害减至最小。最有效的是低分子右旋糖酐,异丁洛芬和丁咯地乐(buflomedil).较强力的动脉内或静脉内给药以及化学或外科方法的交感切除现已很少应用,但对晚期灼痛还是有用的。营养和精神状态需要特别关心,手术应尽可能推迟,因为黑色硬壳常可脱落而留下活的组织。“正月冻伤,七月手术”是一句正确的格言。最好的长期治疗是漩涡浴及浴后轻轻擦干并休息。对冻伤后长期持续存在的症状(如麻木对寒冷过敏)尚无治疗办法。

  冻疮 - 病理病因

  寒冷是本病发病的最主要原因,能增加冷传导和对流的因素对本病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如潮湿和风速。此外机体组织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下降也对本病形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冻疮 - 疾病诊断

  1.多形红斑亦好发于手背、指缘等处,但损害为多形性,常见有典型的虹彩状红斑,又称为靶样损害,中间紫红、边缘淡红,无淤血现象,经过急性,多见于春秋两季。

  2.结节性红斑好发于小腿伸侧,炎症明显,疼痛剧烈,不形成水疱及溃疡,与寒冷季节无关。

  3.肢端青紫症多见于成年妇女,两小腿青紫,皮肤冷觉,微肿,远端着色重,不破溃,自觉症状缺如,终年症状不消,与季节无关。

  冻疮 - 冻疮霸王水_特效根治冻疮——速效冻必治根治冻疮

  冻疮霸王水由古代群雄争霸时期遗留演变至今的方子,药材选择地道中草药,共含有十多种中草药,其中三种为珍稀药材,切不可重复炮制,工艺选择传统手工炮制手法,历经14天的浸泡方可使用,对冻疮效果独到!堪称冻疮界一枝独秀!100%本草配方,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甚至可以喝上一口都没有关系;不含任何激素,成分天然,健康护肤。对冻疮红肿、冻疮溃烂,效果奇异!!!

  中医如何治疗冻疮

“冻疮”的意思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会反复发生。而在夏季治疗冻疮,正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曾提出“春夏养阳”治疗法则。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变化论,人体阳气春夏多生发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如冻疮得以恢复。

  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因此有易除易解可能,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值,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李斌医师表示,由此可见,冬病夏治法基本思想是: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之势,体内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配合活血化瘀药物乘其势而治之,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治疗目的。另一方面可使温阳之气内存,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被严寒所伤。

  夏治冻疮

  冻疮如果在夏天就积极防治,当年冬天即可见效。这也是中医药冬病夏治的具体体现。

  (1)选用成熟的紫皮独头蒜,剥去外皮,捣碎成泥,在阳光下曝晒至温热,将蒜泥薄薄地涂在冬天易冻伤的部位。每日涂3~5次,连续5~7天。

  (2)取干红辣椒5~7只,加水煮沸成辣椒汤,待水不烫时泡洗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3)取鲜芝麻叶在生过冻疮的皮肤上搓擦20分钟,让叶汁留在皮肤上,1小时后用水洗净。每日数次,连擦1周。

  (4)生姜切片磨擦常患冻疮处,每日1~2次,连擦1周。

  (5)红花10克、桂枝15克,煎汁擦洗易冻伤部位,每日1次,连用5天。

  (6)鲜茄根50克,水煎浓汁后待不烫时洗擦患处,每日1次。

  针灸

  1、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周围经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二)治法

  先将穴区充分消毒,在冻疮周围穴位浅刺,再从冻疮周围皮肤(约距冻疮边缘0.2厘米之健康皮肤)开始,围绕冻疮用28号1寸毫针缓慢刺入皮内,急出针,不宜出血。然后,在冻疮边缘,每隔0.2-0.5厘米刺1针,浅刺成一圈,再在距0.25-0.5厘米的病灶上,复刺一圈,刺点要错开,勿平行。如此逐渐向冻疮中心围刺,刺点也逐渐减少,最后在中心用粗毫针点刺1针出血。隔日1次,不计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述方法共治295例患者,结果全部获愈。

  艾灸(之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艾卷点燃后,以雀啄灸法,直接将燃着端接触阿是穴,以每秒钟快速点灸2-3次为宜,患处有轻度灼痛或灼热感,但不会留下疤痕。每次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79例,结果临床治愈92例,占91.1%

  2、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选取红、肿、胀、痛最显著的部位,常规消毒,用三棱针迅速点刺,放血3-5滴。每次根据症情,取3-5处放血,每日或隔日1次,6次为一疗程,一般只需治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50例,均在3-6次内获愈,总痊愈率为100%。

“冻疮”的意思

  3、体针加穴位紫外线照射

  (一)取穴

  主穴:阳池、阳溪、外关、合谷。

  (二)治法

  上穴均取,以1.5寸毫针进针后提捻转,得气后留针20分钟,行针3-4次。用U型管功率为500瓦紫外线治疗灯,以平均生物剂量(MED)照射双手30秒,灯距50厘米,首次剂量5MED,以后每次递增2MED,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5例,痊愈48例,显效17例,总有效率达100%。

  艾灸(之二)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视冻疮大小,将生姜切成约2毫米薄片,置于疮面上。再将艾绒作成小指腹大的艾炷,安放于姜片上施灸,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医者可略略来回移动姜片(注意不可离开疮面)。每处灸3-5壮,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58例,痊愈5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6%。经观察其疗效不受年龄、病程及病损范围的影响。

  植物精油治疗冻疮有妙方

  治疗冻手或冻疮在按摩的同时,患者首先会想到药物来治疗,目前市面上的治疗冻疮的药物主要以维E为主,要么有偏方干脆就用辣椒水的办法,刺激皮肤,但人体所感受的痛苦可以可想而之!其实大可不必"病急乱投医",经科学发现部分天然植物精油如阿甘油具有高含量的维它命E和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是已被科学证实的能对抗皮肤疾病,维生素E能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它又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在对抗冻疮等皮肤疾病的同时,修复冻疮等的伤口疤痕。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固醇,角鲨烯等稀有化学成份也是对付冻疮等皮肤疾病的重要因素。

  用法:将少量(几滴便可,特别是阿甘油)的精油涂抹于患处即可,每次数次,不刺激皮肤,效果非常好。

  冻疮 - 防治

“冻疮”的意思

  1、温差水泡法:取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浸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浸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重复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减少冻疮的发生。

  2、服、擦药物法:有冻疮体质者,可在入冬前一月增加维生素A、C及矿物质的食入,可口服烟酰胺片0.1克,日3次,钙片0.5克,日3次,以提高机体耐寒力。也可在冻疮好发部位涂擦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可用),每日擦2~3次。

  3、茄辣蒜洗法:取干茄子梗茎100克,辣椒茎60克(缺时可用干辣椒30克),大蒜一把(约150克),共煎水趁热浸泡患处,每日1次,连用三次。

  4、桂苏陈洗法:取桂枝、苏叶各50克,陈皮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15分钟,去除药渣,待药液凉至40度左右,将患处浸入药液约15-20分钟,每日3次。适于冻疮初起,红肿瘙痒,疮面未溃者。

  5、柏硝敷法:取芒硝、黄柏各适量。冻疮未溃者,芒硝用量大于黄柏一倍;已溃破者,黄柏用量大于芒硝一倍。两药共为极细末,用时以冰水或雪水调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局部症状轻微者,可按未溃破用药比例,将黄柏煎水溶化芒硝,外洗患处。未溃破者5-6日为一疗程,溃破者10-1日为一疗程。

  6、芫花萸酊:取芫花6克,红花3克,吴茱萸10克,浸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50毫升内1-2周后,过滤去渣备用。用时取药液外搽患处。连用2-3天。

  7、红灵酒:取当归、桂枝各60克,红花、川椒、生姜各15-30克,细辛15克,冰片5-10克。上药入普通白酒或75%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7天,纱布过滤,装瓶备用。使用时将患部洗净拭干,用药棉蘸药液涂擦局部(未溃烂者),每天4-5次,连用5-7天。

  8、当归四逆汤熏法:取当归、芍药各20克,桂枝15克,细辛、甘草各5克,木通、生姜各10克,大枣5枚。将药入适宜容器内,加水500毫升,加热煮沸(文火)后5分钟离火。用蒸气熏冻疮部位,待药液降至适当温度,将冻伤部位浸入带有药渣的药液内浸泡15-20分钟。每天两次。一剂药可连续用4次。适用于学龄儿童的手足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