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万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
发布时间:2020-03-27 15:31来源: 未知北宋:福建路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
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至宋真宗时期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北宋时期,置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及邵武、兴化二军。

北宋 福建路
南宋:“八闽”之称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了“靖康之耻”,北宋覆灭。
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继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宋孝宗时,升建州为建宁府,设一府、五州、二军,皆为同一级行政机构,共八个,故福建号称“八闽”。
这时,福建全省有42个县,成为东南全盛之邦。

南宋 福建路
宋末元初:南宋建都福州;元朝建2行省
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元军进入临安(杭州),宋恭帝赵被俘,宋益王赵昰、广王赵昞逃往福州。
陈宜中、张世杰等拥戴赵昰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改福州为福安府,改温州为瑞安府,命诸将分别出兵浙江、江西和广东抗元。
由于赵昰政权内部各怀异志,不能一致抗元,所以仅仅支撑半年左右,就被元军打败。
至元十七年(1280年),在福建境内同时设立福州、泉州2个行省。

元代 福建行省(一)
元朝中后期
元朝中叶,全国分为11个行省,福建境内设8个路,归江浙行中书省管辖。

元代 江浙行省福建宣慰使司
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又以福建道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改置福建行省。
后因军事需要,又有建宁分省、泉州分省、兴化分省和延平分省的建制。

元代 福建行省(二)
宋元人口与社会繁荣
随着宋王朝政治中心及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福建人口增长、经济发达、教育兴盛,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繁荣。
两宋时期,福建人口迅速增长,福州出现“潮回画楫三千只,春满红楼十万家”的繁华景象。
南渡后,升建州为建宁府。福建路合设1府、5州、2军。

北宋福建人口分布

南宋福建人口分布
宋元时期福建教育发达
教育事业全面兴起。创建书院百余所,科第盛极一时,据估计,两宋时期,福建进士多达六、七千人。
文坛名家辈出,《四库全书》收录闽人诗词、别集,均占全国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宋之季,闽之儒风,甲于东南”。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在福建广泛传播,形成了“闽学”学派。从而闽北一度成为全国学术中心。

朱熹创办的“考亭书院”旧址
宋元时期福建农业发展好
宋代福建农业的发展,不论广度或深度,都是前代所不能比拟的。
它已成为全国有影响的、以水稻耕作为中心的农业区之一。
宋代福建经济作物种植不仅面积广、产量多,而且形成专业化种植。闻名全国的有棉花、甘蔗、茶叶、水果等产品。
宋元时期福建的建筑技艺高超
建筑业方面,有晋江安平桥、惠安洛阳桥、泉州东西石塔为代表。

晋江安平桥

惠安洛阳桥

泉州东西塔
宋元时期福建佛教极为兴盛,宗教信仰多元
宋代福建佛教加兴旺,其寺院之多为全国之冠。
两宋时福建共新建寺院1493座,这些寺院不仅占好地,也建得富丽堂皇。
两宋时期福建僧尼之多,亦为全国之首。
元代,伊斯兰教随着许多穆斯林从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涌入泉州,在泉州修建了多座清真寺。
天主教在泉州修建了许多教堂,泉州当时有许多信仰天主教的西方人士居住,至今还保留有许多天主教的遗物和遗址。

宋元时期福建宗教与民间信仰
宋元时期,福建海外贸易蓬勃兴起
泉州港成为国际贸易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地。
宋代在泉州设市舶司,泉州港逐渐成为全国最大商港,与世界上40余国都有往来。
元朝政府重视发展海外交通和贸易,泉州的海外贸易,一度超过广州,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
至元末年以后,泉州港被誉为世界最大港之一,号称“东方第一大港”,又有“光明港”之誉。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示意图
宋元时期,长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福建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教育事业全面兴起,佛教兴盛,海外贸易蓬勃兴起,福建社会经济进入封建时代全盛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