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个城市
最好的方法是去逛老街
方言、饮食、建筑、风俗
那里隐藏着这个城市的密码
尤其那老街深巷人家的老物件
无不承载着悠悠的历史记忆
诉说着无数的动人故事
今天
小编就带你走进吉林省的老街
去感受街角那一抹旧时光

01长春人民大街

长春市区的主干道,是亚洲最长的大街之一,北起站前广场,南至绕城高速公路,正南正北贯通市区中心,全长13.7公里。
这条大街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07年,当时殖民长春的日本人建设,命名“长春大街”。

1923年,更名中央通。1933年,更名大同大街。1945年更名北段叫“中山大街”,南段叫“中正大街”。1949年3月,为表达中国人民与苏联人民的友好关系,这条大街又以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的名字命名为斯大林大街。
1996年5月1日更名为人民大街,一直沿用至今。
02长春新民大街

1933年建成后叫顺天大街,南北长1446米,东西宽55米,中间建有绿化带,它曾是伪满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坐落着伪满洲国的八大部。1946年改为“民权大街”。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民大街,沿用至今。

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保存完好,2012年5月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名录。

作为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繁花似锦,各种花朵争相开放,成为长春市的一道风景线。
03长春红旗街

南起抚松路,北止万宝街,2966米长,12米宽,提起它,人们自然会想到老长影,想到54路有轨电车等等。追溯红旗街的历史,此街是1933年伪满时期日本人修建,当时取名为洪熙街,意思是繁荣昌盛,后来就沿用其名。

1951年安建街路牌时,根据字音和革命意义改为“红旗街”,至今未变。

这里有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与欧亚商都、红旗街万达广场鼎足而立,成为最令长春人骄傲的城市名片。红旗街夜里高楼灯光闪烁,给城市增添了别样的文化氛围。
04长春胜利大街

始建于1907年满铁附属地时期,当时名叫“东斜街”。1921年,改名叫“日本桥通”,因为当时附近有座日本桥。抗战胜利后,这条街改名为“胜利大街”,并沿用至今。
05洮南兴隆老街

地处洮南市区的北半部,东西长2公里,宽20多米。一百多年前,曾是东北及内蒙的商埠中心和战略要地。早在汉代,就是通往蒙古、俄罗斯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而洮儿河更是唐代北方少数民族去长安朝贡的必经渡口,商贸活动繁盛。辽、金、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统治者都曾在此设制,派重兵镇守,是重要的战略重镇。漫步街头,就会看见百十家商号建筑仍然能显露出昔日的风采。
06吉林河南街

河南街是吉林市一条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商业繁华步行街,街上有“义和谦”、“世一堂”和经营糕点的“福源馆”。一百多年前,河南街因建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南岸而得名。但不知何时,小河已被填平,而商业街和它的老店却延传至今。
07吉林乌拉街

乌拉街应该被称为乌拉古城。乌拉古城距吉林市区有三十多公里,这里是满族发祥地之一。从1727年吉林乌拉配置永吉州,迄今已有260余年历史。由于它的建立要早于吉林市,因此在民间有着“先有乌拉,后有吉林”的说法。乌拉街当年繁华富庶,是满族乌拉部落的首城。岁月变迁,繁华鼎盛已远去,但老街依稀可见往日的风采。如今,这里依旧生活着许多满族后裔,而满族的生活习俗,依旧是这条老街的主旋律。
08延吉局子街

局子街形成于光绪年间,因清政府设南岗招垦局而得名,当时的局子街也是官署的代名词。1936年改称“延字街”,1940年称“延字路”,1953年称“前进路”。1973年称“兴安街”,1982年复称“局子街”。
现今的局子街位于延吉市城区中部,南起滨河路,北至城北界,地势南低北高,全长2930米。以爱丹路为界,北为主干道,宽35米;南为干道,宽20米,为柏油路面。2013年延吉市人民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道路两旁40栋建筑的外墙进行了复古式改造。局子街现已成为延吉市主要商业街路之一。
吉林省的城市老街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明传承
也有新文化、新生活的冲击与改变
老街是一种厚重与不舍
是一种曾经的生活存在
是芸芸众生下时代的延续
如果你感兴趣
老街它就在那里
静静地
等你去
图文取自网络,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