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垂钓于渭水河畔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姜太公

发布时间:2020-02-23 08:40来源: 未知

隐士文化,大概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商周时期不食周粟而隐居山林的伯夷叔齐兄弟,垂钓于渭水河畔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姜太公,到先秦时期鬼谷子,魏晋时期陶渊明,甚至写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诗仙李白,他们的一生也在功名利禄和隐居世外的纠结里打转。

《论语·公治长》中写到:“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在“道行”与“道不行”之间取舍,“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隐士文化,一直伴随着中国士大夫阶级的兴起与发展。但奇怪的是,自从两宋以后,隐士文化突然之间从兴盛到戛然而止,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中国隐士文化的兴起,与“分封制”和“井田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知识分子无法辅佐君王,就只能隐居世外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推翻残暴不仁的商纣王,建立周王朝,从此开辟了长达800年周朝的统治时期。但此时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对叫做伯夷和叔齐的兄弟,因为不愿意“食周粟”,跑到首阳山隐居,最终生生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