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间把立秋过后的一段短暂回热天气称为秋老虎,此时虽然节气是入了秋,但盛夏余暑未消,人们依然不能忽视防暑降温。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苏州民间的消暑习俗,老
处暑过后秋意渐浓,天气逐渐凉爽,同时也变得干燥。传统中医认为,秋燥伤阴犯肺,受其影响人体可能会引起咳嗽少痰、咽干舌燥、目赤眼痒等症状,那么该怎样防范和应对秋燥呢,
南冻北旱 - 概述 2008年初,中国大陆地区曾出现过北旱南冻异常现象。2010年是近十年来中国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 刚刚告别灾难频发的2010年,2011年1月初中国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在公历6月6日或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的位置。芒种是反映农业物候现象的节令。其中芒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
湖泊效应 - 定义 湖泊效应是指人类修建大型水库(人造湖泊)而产生的相应的库区周围的气候改变。由于水体的热容量远大于陆地,因而库区周围的气温之日比较温差和年比较温差减少,
大陆性冰川是大陆性气候条件影响下发育的冰川,它的主要标志是冰川恒温层的温度处于负温状态。大陆性冰川是按冰川的性分类质分类的,也即按冰川所处的地区的气候条件、冰川物
2011年6月在持续几个月的干旱之后,中国的东南部最近又遭遇洪涝灾害;而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的中西部在本月初则有200多个地方创造了高温纪录;一个多月前,美国南部连遭龙卷风袭击
洋面封冻效应 - 简介 洋面封冻产生的环境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洋面封冻是发生在水圈的变化,但是洋面封冻不仅会影响到气候,而且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生物。气候与生物的
亚寒带,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 亚寒带 - 基本介绍 亚寒带出
双台风一般是指同时出现的两个达到风暴级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它们的中心间距不大于20个纬距,相互之间发生影响的情况。双台风主要包括单向影响型、相互影响型、合并型三类。
冷空气就是位于低温区的空气。它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而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至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立秋这
永久冻结带是指永久冰冻的下层土壤,出现在整个北极地区和部分长期寒冷的地区。 永久冻结带 - 正在解冻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发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将使得北半球
异常气候是造成一些地方严重洪涝、干旱、霜冻等灾害的气候现象的总称。20世纪60年代起,世界各地异常气候事件增多,统计表明,几十年、几百年一遇的现象在世界各地时有发生。世
夏至(summer solstice),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是夏至节气,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是农历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