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三星堆遗址文化形成的关键

发布时间:2023-08-06 00:00来源: 未知

我们从何处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告诉我们答案。

7月27日,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试运营,文物们与观众重逢。如何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去读懂三星堆文物,如何读懂形制、数量极多的玉璋,以及三星堆文化“有选择”的包容性,是我们认识三星堆的另一个种打开方式。

三星堆博物馆中展出的陶器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星堆文化与青铜文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汪志斌接受封面新闻记者的采访,他介绍说,三星堆文化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特征。在三星堆考古遗存中,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来自中原等其他区域的文化因素。三星堆文化最终汇入中华文明的过程,为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例。

三星堆遗址包含三种考古学文化变更

可能是包容不同时段中原文化的结果

汪志斌介绍,公众理解的“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学的专有名词“三星堆文化”有一些差异,主要指的是“三星堆遗址的文化”。三星堆遗址实际至少包含前后相续的三种考古学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一期文化)、三星堆文化和十二桥文化。其中的三星堆文化是三星堆遗址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因而一般把它作为整个遗址历史文化的代表。

一般认为,三星堆文化从宝墩文化发展而来,后接十二桥文化。宝墩文化与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史前文化有关联,比如营盘山文化。2009年在什邡桂圆桥遗址发现了二者之间的过渡性文化遗存。岷江上游河谷地带的文化又与黄河上游洮湟地区的马家窑彩陶文化有一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