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寒衣烧献金银袋

发布时间:2023-04-17 15:46来源: 未知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徽商之崛起以及徽州宗族社会的逐渐形成,一些徽人殚思竭虑地企图改变社会观感,他们力图向世人展示“贾而好儒”“富而好礼”的区域人群新形象。在徽州,不仅通过对民间傩坛祭仪的系统整理,形成了署名为博学之士程敏政编纂的《祈神奏格》那样集大成的“徽礼”文献,而且还参照通行全国的“文公家礼”、《万宝全书》等,编制出适合徽州当地社会生活的各类民间日用类书。其中,清明、中元和冬至时分书写金银袋的做法,也正作为“徽礼”的一部分,积淀而为徽州的重要民俗,并流播四方。而迄今尚存的一些金银袋簿,则具有颇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一)

清明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在“徽礼”盛行的皖南更是备受重视。盛清时代扬州盐商程庭,祖籍徽州府歙县岑山渡,他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返乡展墓寻根,撰有《春帆纪程》一书,其中就指出:“新安最重此节,凡子孙虽至贫乏,亦必先半月前具牲镪,肃衣冠,相聚拜于始祖之墓,而后高、曾、祖、考次第展拜,罔敢紊淆。坟茔自晋、魏、唐、宋以来历历可稽,非若他郡迁徙靡定,不数传而后裔相忘,松楸寂寞,麦饭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