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常识 >

处暑时节的习俗和养生保健

发布时间:2020-02-18 12:31来源: 未知
  在我国每年的的阳历八月二十三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处暑反映了暑气到此为止,秋天来临。处暑前后有很多习俗,民间会有一些祭祖的民俗活动,而且秋意渐浓,也是人们赏秋的时节。下面就一起随董易林老师来看看处暑时节的习俗和养生保健。
 
  一般情况下,处暑前后即为农历的七月中旬,此时民间会有祭祖的民俗活动。已经过去的“中元节”即是处暑前后的重要节日。中元之日,人们以果蔬布施祭祖,追思先贤,祈祝安康。
 
  民间也有处暑吃老鸭子的传统,而且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据说一般在处暑这天,老北京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因而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以祈祷平安,渔利丰收。
 
  以上讲的是处暑时节的一些流行习俗。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处暑节气的养生保健也非常重要。因为处暑“暑气止,天始凉”,处在气温变化交替的节点,所以,特别容易引起人的身体机能的失调,从而导致一些诸如感冒、痢疾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处暑时节的养生保健也同样不可忽视。
 
  处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易出现肺燥津亏之象,即口干、鼻干、干咳、便秘,皮肤皱纹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对此,就应“燥则润之”。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而饮食一些粥类,诸如薏米、银耳、莲子、百合等,也有清肠润燥、健脾养胃之效。
 
  “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增大。而每逢雨后气温则下降明显。因此,对应这种气候特点,在早晚时间还要注意酌情添衣。但忌多忌捂。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在秋天时间不要一次性添加太多衣物,而是随着天气的慢慢转凉变寒酌情加衣,以增强自身抵御寒冷的能力,进而能很好地适应冬天的严寒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