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古代传承到当今社会普通人的生活习俗中,什么最能让人记忆犹新,那非春联莫属。王安石笔下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将古人贴春联迎新的习俗写得如此真切。
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海博物馆迎来了牛年的首批观众。 张亨伟 摄 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海博物馆迎来了牛年的首批观众。 张亨伟 摄 (新春见闻)沪人文化拜年乐趣多 过年处处有陪伴 中新
春节,是世界感知中国和文化的重要时节。今年,不少国家举办的春节庆祝活动转移到线上,但辞旧迎新的喜庆祥和、和合美满的浓浓暖意丝毫未减,给正在同疫情斗争的世界各国人民
世界正在进入数字化时代。当前,以网络为依托,以文化资源为关键资产,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数字文化产业正在形成。2020年11月
女性文字 在历史的长河中,女性文化一直比较少见,但是在湖南的一座小县城里却流传着这样的一种文化,关于其起源,有很多的版本,其中最可靠的一些就是: 关于女书的起源,当
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贵州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付国艳向记者展示了她带来的安顺地区苗族马尾绣。所绣的图案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2月8日,盐湖区西城办杜蔡村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前春意盎然、热闹非凡,运城市古中国文化研究会迎新春送春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过年贴对联、剪窗花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习俗。现
5.4万平方米展厅,超过1000家参展商,包括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1家海外文化机构;举办了1场主旨论坛,12场主题论坛,66场发布活动,14场专题经贸配对会;前三天现场达成签约20余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2月11日电五颜六色的花灯在孩子们手中被点亮,一个个身姿优雅的少年舞出一曲特别的中国舞,欢天喜地的大锣鼓配上活力四射的舞龙舞狮一幅热热闹闹过大年的
大家都发个红包庆贺李姓新生儿排全国第一!李氏家庭基金何时提上日程?李家人丁兴旺了但家风不能忘啊!除夕前后,分布在天南地北的李富大家庭的68口人,在微信群里热闹地聊起姓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而在即将到来的农历辛丑年春节,许多漂泊异乡的游子考虑到疫情防控和个人健康,选择就地过年。各地的文化部门面向他们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的就
2月8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苏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苏州发布全国首个苏式文化地方标准《苏式传统文化 苏扇(绢宫扇)制扇技艺传承指南》。 苏州是一座被文化浸润的城市,也是
乡村振兴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文化振兴是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理念,落实相关政策,加大人才培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圈层文化并非网络时代的特有产物,自古以来圈层现象存在于历史的各个角落、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作为催化剂和助推器,加速了圈层文化的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
作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的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和文化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