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16小时看一出戏

发布时间:2023-10-30 13:35来源: 未知

花16小时看一出戏,是什么感觉?此次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我体验了一次,那就是著名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携马林斯基剧院在大剧院演出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指环》由4部成套歌剧组成,包含《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堪称歌剧史诗,每一次搬上舞台或演出都是重要文化事件。瓦格纳不愧为文学与音乐的大师,音乐气势磅礴,唱腔华丽多变,歌词也写得极其优美,富有深刻的哲理。

马林斯基这一版《指环》的舞台非常震撼,富有现代感,但依然是一部原汁原味的歌剧,16小时的演出中没有一句对白,全部通过演唱完成。这是一部用四种语言完成的演出,演员的母语是俄语,唱的是德语,字幕则是中文和英语。很神奇!

这是一次“马拉松”式观剧,4个晚上在剧场的时间加起来近20小时。第一部还算正常,7点半开演,近3个小时结束。而第二部《女武神》,6点半开演,零点一刻才演完,两次幕间休息,在剧院里待了近6个小时!第四部更是提早到5点半开演,11点结束,也有两次休息。每次幕间休息都长达半小时,大剧院提供了饮料和食物,两个面包、西点加咖啡,供观众补充体力,也十分贴心。

超长剧,古今中外皆有。且不说过去戏曲的连台本戏,就是当下,也有上海昆剧团新创的55出全本昆曲《牡丹亭》,长达8小时。《指环》观看时并不枯燥,每一幕不仅有高水准音乐和演唱,故事情节也很丰富,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当然,花这么长时间看一出戏,说不累是假的。然而,看到台上不停放声高歌的演员、乐池里一刻不停地演奏的乐手和70岁的指挥捷杰耶夫,他们的职业精神,让观众的疲劳感顿失。

这样的歌剧史诗,并不曲高和寡。四联剧的票价也不低,却早早售罄。观众中大部分是年轻的面孔,85后、90后居多,在休息时,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对剧情、演员的唱功以及舞台设计的讨论。散场时已是深夜,他们依然神采飞扬。他们中很多人小时候都是琴童,有的还在海外留过学。观众的艺术素养,是一代胜过一代的。

这一版《指环》的前两部在圣彼得堡首演,而后两部《齐格弗里德》《众神的黄昏》的世界首演却在上海。这一选择,意义非凡。洋溢着节日气氛的大剧院、连加座都座无虚席的观众厅、每一幕结束时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和“bravo”叫好声,无疑是对这一选择的最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