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文化铸魂与数字赋能同步共进
发布时间:2023-08-07 23:44来源: 未知坚定文化自信,注重数字文化产业价值引领
当下,在各种思潮、价值观相互激荡的时代大潮中,要发挥数字技术在文化生产、文化创意、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优势,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注重价值引领,才能更好地提高数字文化产业的创意水平与内容价值,抵御各种思潮冲突风险,维护文化安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要以科学理论和正确价值观为引导,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有效整合社会意识,引领社会风尚,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文化产品生产者要深刻把握文化生产的供需关系,增强文化产品价值观的传播与育人效果。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新一代数字传媒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对历史古迹、艺术品、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开发、转化和保护,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作出与新时代相协调、与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求相契合的内容,而且还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字技术和数字文化产业中,汲取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理念,用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理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可尝试用动漫游戏、数字影视、网络文学等文化形态精准、精确地传达,从而为原创IP注入中国魂,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重视创新驱动,强化数字文化产业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对促进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催生文化产业新业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技术创新与价值创新融合,进而贯穿到文化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以此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是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推出和形成数字文化产业技术规范标准。建立数字文化产业关键技术的国家标准,规范文化资源和数据的数字化整理与储存,实现上下游数字文化企业数据对接与共享,破除“信息孤岛”的技术资源困境,促进企业间文化产品生产的协同化与高效化,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领域中国标准的国际化。
加快数字文化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前沿技术为支点,要着力加强数字化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进一步研发,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与新领域、新场景的融合可能性,在产品生产、内容传播、消费体验等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性、独特性的创新技术,增强数字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增强数字文化产业装备实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沉浸式设施、可穿戴设备、无人智能游览等装备技术水平,提升文化展示与体验效果。
推动跨界融合,拓展数字文化产业消费空间
当前,文化产业正在向产业互联网纵深推进,激发文化消费活力是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利用数字技术突破文化产业的传统商业模式,打破行业壁垒,为消费者拓展消费空间、增强消费体验。
一方面,坚持融合发展,拓展文化消费新阵地。加快培育“文化+”新业态,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教育、制造、建筑等相关产业更多维度、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在不同产业之间形成跨界创新。例如推动数字文化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带动文创产品的虚拟现实购物,拓展消费空间;推动数字文旅发展,支持文化馆、博物馆、景区景点等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或“云游”项目,拓展空间提升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