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发布时间:2023-06-21 01:20来源: 未知

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的发现与殷墟的科学发掘实证了商王朝的存在,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目前,甲骨文发现总计16万多片,单字数量超过4500个,成为研究殷商文化、追寻中华文明的重要依据。

文物之光照亮中华文明浩瀚星空

游客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卜甲

  编号2172的牛骨是殷墟出土甲骨中非常精美的一片,它品相端庄大方,文字清晰优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纪念邮品中有它的身影,图书或宣传册的封面上也常请它“亮相”,还被收录在中学历史课本里,是名副其实的甲骨“明星”。这片牛骨上发现了93个单字,文字清晰,大小均匀,契刻有力。该版卜辞内容是关于田猎的。全版十一条卜辞内容相似,都是卜问商王外出打猎,是否没有灾祸。从戊子日至乙丑日,历时三十八天。

  还有一件亚长牛尊,也是我们馆的“明星”。它是商代“长”姓家族的礼器,2001年1月出土于安阳殷墟花园庄东地M54号商代墓葬亚长墓,是迄今为止安阳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它体态健壮肥硕,牛头前伸、双目大睁、口部微张、形神兼备。亚长牛尊的表面遍布虎、龙、鱼、鸟等神性动物纹饰,异常精美,展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正在建设的殷墟遗址博物馆,将为亚长牛尊提供更加“尊贵”的展示场所。

  从殷墟博物馆出口向东看,便是殷墟遗址博物馆,它如同一座大鼎,赫然矗立于洹河对岸。我们将大力推进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打造殷商文化研究阐释高地,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拓下宝贵印记

  讲述人:青海省博物馆副馆长 黄培培

  青海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多样的自然环境、不同的经济形态、多元的文化因素在河湟大地交融汇聚,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与丰富的历史遗存。

  1995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出土了距今5600多年前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是一件当之无愧的国宝。这件陶盆并不大,通高12.5厘米,口径24.2厘米,底径9.9厘米,盆内满满当当地绘制了24个人物,并以11人、13人分为两组。这些人物腿部分为锥立状和分腿状两种造型,双臂向斜下方张开并依次相连,像是手拉着手一起舞蹈、连臂踏歌,这和很多少数民族跳圆圈舞的场景极为相似。尽管陶盆上的人物绘制不够细致,但视觉效果活泼饱满,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审美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