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动人舞姿连通古今情感
发布时间:2023-06-18 01:53来源: 未知中国古典舞向来是与古为新的。在宽广的时代舞台上,舞蹈不仅是传达审美的艺术形式,也是连通古今的文化载体。
舞者在蜿蜒流水的河畔翩翩起舞,观众仿佛看到一幅生动的古代壁画。在古典舞《散乐图》中,舞者服饰明艳,幞头插花,优美舞姿展现人物豪放直爽的性格。搭配民族乐器富有特色的演奏,传统乐舞款款走进观众内心。不久前,我参与编导的这部舞蹈作品赢得观众好评,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第二名的成绩。
不只《散乐图》,中国古典舞越来越多地与文物和古典诗词“梦幻联动”,展现出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相融合的艺术魅力。这既体现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也为舞蹈艺术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怎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曼妙舞姿,引发观众共鸣?
其实,中国古典舞向来是与古为新的。古典舞不是简单重现、复刻古代人的舞蹈动作和场景,而是在充分吸收借鉴古今中外艺术成果后形成的一种舞蹈。舞蹈是动作和形体的艺术,怎样体现传统的味道?首先是向戏曲这一民族文化瑰宝学习,通过创造性地转化唱、念、做、打,创新舞蹈形式。上世纪50年代,中央戏剧学院成立中国古典舞教研组,请来戏曲演员教学生踢腿、下腰等基本功,将戏曲动作、文武戏等元素融入古典舞编排中;在配乐上,组合编排适合搭配舞蹈的曲牌,尽可能保持古典舞的民族特征。
只有形式上的借鉴还不够,动作、节奏等舞蹈元素的内涵也要有民族审美特征。以汉唐舞为例,我的老师孙颖探索出激活壁画舞蹈形象的方法:挖掘、研究、体味历史文物和文献典籍,用舞蹈动作对文物进行艺术呈现和文化诠释。比如还原汉画像中舞者的姿态甚至表情,根据袖、巾、飘带、裙裾飘动的方向判断动势,通过合理想象、借鉴当代舞蹈语汇化静为动,让人物动起来。此外,汉唐古典舞还借鉴芭蕾舞训练方法,有意识地取其精华,从而形成一套能为当代观众所接受和喜爱的范式。